自種衛生紙 實踐環保永續

 |2025.01.07
1162觀看次
字級
住在肯亞的穆坦貝,以植物葉片代替加工的衛生紙。圖/取自BBC官網
美國環保人士格林菲爾德(左1)致力推動「自種衛生紙」計畫。 圖/取自IG@robin.greenfield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砍伐100萬棵樹用來製造衛生紙,有民眾透過植物葉片,取代加工的衛生紙。圖/取自BBC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100萬棵樹被砍伐用來製造衛生紙,如果把紙漿和造紙工業當作一個國家,它是世界最大的原木消費國,為了造紙,壓縮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影響生態。非洲國家肯亞就有一座城鎮,大多人選擇「衛生紙自己種」,用植物葉片代替這些消耗品,節省開銷之餘,同時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當地植物學家認為,植物葉片有潛力成為衛生紙的環保替代品,希望繼續推廣使用。

肯亞東部梅魯鎮居民穆特姆貝(Benjamin Mutembei)憶述,從他小時候就看著祖父輩種植多葉植物「毛喉鞘蕊花( Plectranthus barbatus)」,早在1985年他也在開始加入行列。這種多葉植物可生長至2公尺高,質地柔軟,在非洲各地很常見,穆特姆貝說:「我家每個人都使用這種植物,只有在葉子都被拔光後,才會買現代版衛生紙。」

類似左手香 散發薄荷香氣

「毛喉鞘蕊花」與台灣俗稱的「左手香」,具有類似香氣與外觀,葉子都會散發出薄荷氣味、並覆蓋細小絨毛,兩種同為鞘蕊花屬。這種植物為穆特姆貝一家人提供買衛生紙的替代方案,與許多商品一樣,整個非洲衛生紙價格持續上漲,主因是木漿等進口原材料成本高昂,木漿是生產衛生捲紙所必需品。據肯亞製造商協會稱,原材料成本占肯亞衛生紙產品最終成本的75%至80%。

根據環境影響顧問公司Edge的研究,全球每年約砍伐100萬棵樹來製造衛生紙。紙漿和造紙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木消費國,全球約35%被採伐的樹木,都是用於紙張生產,這也正在導致森林濫伐、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侵蝕、物種滅絕和廣泛的生態系統破壞,在造紙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的水,也會產生化學廢料。

葉子能堆肥 種植成本低

對此,肯亞國家博物館植物學家奧迪安博(Martin Odhiambo)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已經存在。他舉辦有關「自種衛生紙」的講座,累計600人參與,愈來愈多當地人決定買回家種植,「用樹葉當衛生紙不代表文明倒退,在了解這種植物的好處後,我相信它可能成為下一個綠色替代品」。

毛喉鞘蕊花的葉子能堆肥,也能被現代的抽水馬桶分解,他的分枝在種植1至2個月內,即可長到完全高度,從種植到砍伐的成本,僅約為50肯亞先令(約新台幣13元)。目前沒有官方數據顯示肯亞有多少人使用這種植物作為衛生紙,不過奧迪安博說,「毛喉鞘蕊花」在非洲各地廣泛種植,尤其在農村地區很常見。

除了肯亞,美國環保活動人士格林菲爾德(Robin Greenfield)也用樹葉代替衛生紙,他在2018年搬到佛州後,開始實踐之外,也推廣「自己種植衛生紙」,他把苗圃裡種植的植物分支、裝成盆栽送人,鼓勵大眾實踐這項綠色行動,「不要擔心人們對你的看法,就算是工業製成的衛生紙,它的原料也是植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