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去年12月31日報導,在美中科技競爭與中國大陸政府支持國產晶片發展的背景下,大陸汽車使用國產晶片的比例已達15%左右。業界人士表示,雖然大陸目前生產的是低端通用晶片,但不可低估其競爭力。
報導指出,過往中國汽車使用晶片大多依賴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德國英飛凌(Infineon)等外國公司製造的產品,然而業內人士透露,如今大陸國產晶片的使用率已升至15%左右,且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
半導體因涉及商業與國家安全,成為美中科技競爭的主要戰場,近期兩國在高端晶片和原物料上相互實施一系列制裁。雖然美國對大陸晶片出口限制尚未涉及成熟製程晶片,但北京仍傾向實現自主可控。
報導指出,美國日前對中國使用成熟製成技術生產的晶片展開調查,這些晶片通常用於汽車與國防等領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有證據表明,中國大陸利用「廣泛的反競爭和非市場手段」來實現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