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01.
英國知名網紅戴舒萱(Susie Woo)在YouTube從事線上英文教學,曾經來台進修,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還看得懂中文字。因深知非母語人士學英文的困境,2022年創辦「Susie Woo English」線上課程,精心設計一系列英文課程,教導學員如何自然開口說英文。戴舒萱認為:
「持續練習,這是學習所有事物最基本的法則。」
02.
宜蘭縣新生國小學務主任林子顏不僅熱愛教育工作,還對跑步充滿熱忱,2019年徒步完成1100公里環島;他在擔任導師時,突發奇想發起「路跑環島」計畫,鼓勵學生走出教室,不少人因此愛上路跑,且體能有明顯進步,班上向心力也愈來愈好。林子顏認為:
「想要達成目標,必須付出才有收穫。」
03.
「一角咖啡」是開設於中國大陸重慶市的咖啡廳,旨在幫助殘疾人找到個人價值,而張凌雲是這裡的一位聾人咖啡師。聽不見的她,只能透過雙手去感覺牛奶的溫度、用視覺去判斷奶泡的打發程度,在「無聲」的店裡,用一杯杯暖心的咖啡與顧客交流。張凌雲指出:
「人生就像一杯咖啡一樣,會先苦後甜慢慢回甘。」
04.
日本動畫界唯一一位外國人聲優珍雅(Jenya)出生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1997年接觸到日本動畫,發現聲優(配音員)能為漫畫角色注入生命力,開啟她投入日文聲優的契機。靠著無畏的個性自薦演唱作品,在日本聲優圈裡打響名聲。珍雅說:
「『興趣』是驅動你持續學習的重要動機,而且會帶領你塑造自己專屬的職涯。」
05.
中國大陸「疆來」女籃俱樂部是由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組成,球隊創立發起人王娜高中時發現和男孩一起打球不夠盡興,但愛打籃球的女孩子很難得遇到;抱持快樂打籃球的初衷,她組建平台,號召全國各地的女孩開心打球。王娜表示:
「只要學會堅持,踏上球場並不是件困難的事。」
06.
劉大潭3歲時因誤打過期的疫苗,造成腰部以下癱瘓,雙腿無法行走跑跳;高工畢業後,面試兩百多個工作被拒絕。慶幸的是,從小他就有「敢想、敢要、敢得到」的性格,靠自己發明的63段變速拼裝車,1990年奪得全世界最高發明獎項──瑞士日內瓦發明展金牌獎。劉大潭說:
「一個人必須要能夠自立自強,才能活得有信心、有尊嚴。」
07.
居住在日本岩手縣的94歲日本婦人佐藤秀,去年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身體年齡僅36歲;她不會因為胃口不好就隨便吃或省略不吃飯,每天仍定時吃足三餐;堅持不搭電梯、走樓梯,在家時每天至少爬6樓;維持每天泡澡習慣,一邊踢腿500下活動腿腳,因此她不僅長壽,又能保持活力。佐藤秀認為:
「能活著就是值得感謝、也是珍貴的事。」
08.
英國已故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女演員」之一,童年她曾經歷戰爭帶來的貧窮混亂,戰後她積極學芭蕾、爭取演出機會,不僅脫離貧困生活,1988年還擔任聯合國基金會親善大使,前往南美洲和非洲幫助弱勢兒童。奧黛麗說:
「人最大的魅力,在於愛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