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最近幾年夏天氣候較以往高溫悶熱,中暑機會大為增加,一不小心還可能因熱衰竭致命。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醒,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療服藥者及在高溫或密閉空間從事工作者,都應特別注意戶外防曬,隨時補充水分及所在地點通風與否,避免中暑。
中暑的原因與「環境熱」有關,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的戶外,密閉濕熱的水塔、船艙或未開空調、窗戶的車內等,溫度都較一般來得高,一旦身體反應不及,就會發生中暑情形。
注意水分補充、空氣流通是預防中暑的重要原則,國健局提醒民眾,夏日外出時應避免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或活動太久,高溫時應避免飲酒,到戶外應做好防曬準備。
若發現有人中暑或自覺有大量出汗、頭暈、體溫上升等症狀,應馬上將患者抬到蔭涼場所、鬆開身上衣物、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給患者含少量鹽分或稀釋後運動飲料,儘快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