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消防署統計,近十年國內有二十八名消防員殉職,其中火場殉職二十五人,占九成,原因包括爆炸、閃燃、爆燃、氣瓶耗盡缺氧、墜落等;尤其閃燃、爆燃為最可怕殺手,對救災消防員是嚴重威脅。
消防署說,消防法修法後明文規定,當災害現場無人命危害之虞,得不執行危險性救災行動;現今救災觀念已從「冒險犯難」改為「避險犯難」,「捨身救人」改為「護身救人」;情況危急時人員得先行撤離,搶救過程遵守人員同進同出原則。
資深消防員說,閃燃常發生密閉室內,當火勢擴大,會產生許多可燃性濃煙蓄積於天花板附近,煙霧透過對流傳播到空間其他地方後產生輻射熱,使環境溫度迅速竄升,當溫度達到燃點時就會使整個空間頓時成為火海,就連沒接觸到火焰物品也會瞬間燃燒。
爆燃更是可怕殺手,當火場處在悶燒狀態,空氣中氧氣量不足產生大量可燃性濃煙,此時若從外界進入火場帶進大量空氣,可能使充滿室內濃煙一舉燃燒,巨大火舌會瞬間從窗口噴出,往往造成消防員嚴重傷亡。
消防專家指出,空間迷失表示消防員找不到出口,無法知道所處環境及空間內狀況,需要立即呼喊MAYDAY,此時所有無線電都要靜音,讓呼救消防員清楚說明狀況;另進入火場都會配戴救命器,此時立即啟動,讓搶救人員依救命器發出訊號鎖定搜救位置。
另要求消防員救援前,時間允許下先了解建築平面圖或空間布局,小組行動同進同出,隊員間避免單獨行動,發生迷失也能得到隊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