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元旦台鐵公司化,欲解決人力不足、票價是否調整、安全文化落實等3大挑戰,但公司化即將滿周年,不僅問題沒有解決,還頻出差錯,根據交通部統計,今年截至10月,台鐵行車事故及行車異常事件較去年全年不減反增,列車準點率更創下近3年新低。
交通部統計,今年截至10月,台鐵行車事故及行車異常事件高達839件,其中重大行車事故就有4件,行車異常也有796件,對比去年整年,行車事故及行車異常事件僅777件,整體可說是不減反增,且光是行車異常事件,今年截至10月,也較去年全年735件增加。
在準點率部分,今年至10月,列車準點率為93.14%,為近3年新低,其中,自強號準點率更只有85.93%,更創下5年新低。
便當收入增 填不平錢坑
諷刺的是,台鐵今年多件列車擦撞事故、誤點事件,事後都發現是人為疏失,也讓台鐵內部的安全文化再受質疑。像是今年6月,229次自強號北上經花蓮秀林鄉時,因土石流覆蓋軌道,造成列車出軌,事後爆出監視器在事故前19分鐘就拍到土石流堵住隧道口畫面,卻無人通報。
台鐵常被戲稱「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公司掛牌將滿1年,預估虧損120億元,比去年還多,本業依舊沒賺錢,附業便當收入還比疫情前2019年7.48億元還多,創歷來新高,卻填不平本業錢坑。
台鐵新進從業人員薪資低、工時長,難以招募到足夠的人力,近期更有因人力不足,員工無法請假,抱病值勤的狀況,儘管政院已核定台鐵新進從業人員調薪案,起薪上看3.6萬元,不過台鐵產工指出,行政院此次將核定的調薪僅對從業人員有幫助,但對於想久任台鐵的人幫助有限。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退休教授張勝雄直言,台鐵公司化只是改了一個名稱,但仍強調「國營」,他認為台鐵應脫離中央呵護,以企業思惟逐步經營好本業。
高鐵運量攀升 明年增班
台鐵公司表示,主要受0403花蓮地震,及後續連續餘震多達1900次影響,大幅影響列車準點率。此外,6月以來連續豪雨等劇烈天氣造成土石流中斷路線,風災等各種影響,也導致設備損害及路線中斷後續搶修、復舊。未來已規畫短、中、長期改善措施,像是加速老舊車輛及設備汰換、優化外物入侵告警系統等。
另台灣高鐵公司統計,高鐵運量持續攀升,截至11月運量已達到7110萬人次,預估今年運量將再創新高,明年仍有增班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