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油廢棄物 轉化生質燃料

編譯/韋士塔 |2024.12.21
677觀看次
字級
橄欖油是重要食品。圖/美聯社
橄欖是重要經濟作物。圖/法新社
科學家從橄欖核中提取生物燃料。圖/美聯社
橄欖果渣可再製成煤磚。圖/美聯社
橄欖油生產過程會產生副產品,包括橄欖核。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橄欖油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廚房的必備品,尤其是在地中海地區;不過,橄欖油的消費量龐大,也代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增加地球環境的負擔;近來,西班牙的橄欖油業者開發一種新技術產業,可把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橄欖核)轉化為生質燃料,為住家、工廠和飛航提供燃料。

相關調查顯示,西班牙是全球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國,其中80%來自安達魯西亞省。由於西班牙是橄欖油生產重鎮,每年會產生逾40萬噸橄欖核。

橄欖核的數量驚人,也成為橄欖油加工廠過去面臨的廢棄物處理棘手問題;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橄欖核已找到新的出路,沒有被當成廢棄物棄置或送往垃圾掩埋場,而是被轉化為生質燃料。西班牙生質燃料協會的專案經理羅德洛(Pablo Rodero)說:「橄欖被物盡其用,完全不浪費。」

促使業者開發橄欖核新用途的誘因,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能源危機、俄羅斯石油遭禁,以及近年來橄欖油產業面臨的作物產量下滑等困境。

隨著對替代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橄欖油產業的獲利減少,橄欖農業開始探索如何提高橄欖作物的經濟價值。在這些應對策略中,橄欖核的利用最受關注,把橄欖核轉化為生質燃料,有助應對能源危機及價格波動。

一些橄欖農已開始使用橄欖核作為能源供應的主要原料,例如用橄欖核為農舍供熱,將用水加熱。此外,橄欖核製成生質燃料後,可應用於家用鍋爐、中小企業和橄欖油加工廠,甚至生產航空燃料,對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做出貢獻。

據《橄欖油時報》(Olive Oil Times)報導,使用橄欖核製造的生質燃料,已在塞維利亞機場為200個航班提供燃料。製造這種航空燃料的生質燃料生產商Moeveglobal公司表示,使用這種生質燃料,可減少200噸二氧化碳排放。

一些環保機構組織表示,生質燃料是否真的能作為長期的永續方案,仍待商榷,因為生質燃料燃燒時仍會釋出汙染物質,對環境產生影響。但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認為,以「清潔燃料」來說,生質燃料的環保程度不如清潔電力,但仍優於化石燃料,價格甚至比柴油還低。一些生質燃料業者正開始聚焦橄欖核並加碼投資,把這種副產品轉化為生質燃料。

此外,橄欖榨油後剩下的殘渣,也就是果渣木,也成為重要環保產品。果渣木原本就被當作燒窯的燃料及磨坊的能源。業者已使用果渣木做為石窯的燃料,製作石灰肥,更進一步把燒製過程的產生的灰燼,壓製成圓筒狀的炭餅,可用於家庭爐灶取暖和燒烤烹飪。

隨著人們意識到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衝擊,減少廢棄物、物盡其用等觀念日益受重視;倡議者希望,無論食品或其他產品,每一項產品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充分利用,以創新的方式減少浪費,尊重地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