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4.12.20 語音朗讀 3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6日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喊話,指美中可以一起解決全世界所有問題。圖/美聯社「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夏拉(右)和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左),15日在大馬士革會面。圖/法新社德國國會16日召開特別會議,表決總理蕭茲的信任投票前,蕭茲上台發表演說。圖/美聯社英國15日成為第一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歐洲國家。圖為倫敦大笨鐘。圖/新華社南韓國會14日第2次表決總統尹錫悅彈劾動議通過,議會外民眾得知消息後開心歡呼。圖/美聯社「新上海」輪18日抵達上海洋山港,這是自秘魯錢凱港開港後首個「錢凱─上海」正式航次。圖/新華社法國總統馬克宏(右)13日任命貝胡(左)為新任總理,圖為兩人2022年在巴黎愛麗舍宮會見。圖/美聯社日本兩大車廠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右),與日產執行長內田誠(左)3月時宣布合作。圖/美聯社 整理/林育辰12/13法國新總理貝胡上任 盼化解政治僵局總統馬克宏13日任命與他所屬政黨結盟的民主運動黨73歲主席貝胡(Francois Bayrou)為新任總理,賦予這位中間派領袖籌組政府的艱鉅任務。貝胡在交接儀式致詞中強調,「所有人都理解任務的艱難,也都認為有一條能團結而非分化的道路,我想和解是必要的」。法國國會4日通過總理巴尼耶的不信任動議,內閣因撙節預算案遭杯葛而垮台。巴尼耶僅任職3個月就下台,為法國最短命總理,導致法國政壇陷入危機。12/14南韓尹錫悅彈劾案通過 即刻停職國會14日第2次表決總統尹錫悅彈劾動議通過,使他成為史上第3位遭國會通過彈劾的現任總統,尹錫悅在辦公室收到彈劾決議書後即刻停職,職權由國務總理韓悳洙代理,接續審理彈劾案的憲法法院得裁定尹錫悅免職或復職。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15日拋出由朝野組成跨黨派的「國政協商機制」,以恢復國政運作。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魁韓東勳於16日請辭,他對於彈劾案造成黨內分裂表示,不後悔支持彈劾。12/15英國正式加入CPTPP 首個歐洲國家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議定書15日生效後,英國正式成為CPTPP第12個成員國,也是首個加入CPTPP的歐洲國家,可望每年為經濟帶來多達20億英鎊(約新台幣820億元)的效益,為企業提供進入超過5億人口市場的貿易機會。這是CPTPP自2018年上路以來首度有新成員加盟,12個成員國人口加總約5.8億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合計約14兆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477兆元),占全球約15%。12/15敘利亞反抗軍領袖 晤UN特使議新局推翻總統阿塞德的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TS)領導人夏拉(原喬拉尼已改用本名),15日與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見面,商討「已發生的政治局勢變化,有必要更新一項2015年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以適應新的現實情況」。上述決議使HTS仍遭諸多西方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夏拉強調,「有必要專注在敘利亞領土統一、重建和實現經濟發展上,提供安全環境讓難民回家,並且為此提供經濟與政治支持的重要性」。12/16美國川普喊話習 美中一起解決全球問題總統選人川普16日在佛州海湖莊園舉行勝選後首次記者會,再次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喊話,指美中可以一起解決全世界所有問題。傳習近平將不會應川普邀約出席就職典禮。川普表示,實情是兩人溝通狀況良好,而習近平還沒表態,他們兩人沒有談過此事。川普主動提到,他曾與習近平透過書信往來,有很好的對話。今年7月他在賓州造勢時遇刺未遂,習近平寫給他一封「美妙」的慰問信,他和習近平處得很好。12/16德國蕭茲信任投票案遭否決 明年2月提前大選國會16日對總理蕭茲的信任投票案遭否決,使蕭茲成為歷史上第3位以輸掉國會信任投票以換取選舉的社民黨總理。蕭茲表示,此舉目的是為了提前舉行國會選舉,他將請求總統史坦麥爾解散國會,以便明年2月23日舉行新的國會大選。蕭茲在2021年組成3黨聯合政府,成立以來,3黨不斷發生政策歧見。最近的爭執焦點是如何讓德國走出衰退泥淖,經濟衰退讓德國已成歐洲表現最差經濟體之一,聯合政府民調也持續滑落。12/18大陸秘魯錢凱港直航上海 首批貨物入港國有航運巨頭中遠海運旗下「新上海」輪18日駛入上海洋山港區,這是自秘魯錢凱港開港後,首個「錢凱─上海」正式航次;中遠海運斥資13億美元(約新台幣422億元)建造該港口,並持有60%股權和獨家經營權。錢凱港開港後,中秘間單程海運時間可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物流成本,是中國大陸在南美洲出資建造的首個港口,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在南美洲的標誌計畫,成為大陸通向南美洲的重大門戶。12/18日本本田、日產談合併 可望成第3大車廠兩大車廠本田與日產18日公布聲明表示,雙方正在協商合併,正在研議未來各種合作可能,並充分利用彼此優勢,以分攤龐大研發成本,來因應中國大陸汽車業競爭以及美國市場銷售低迷困境,兩家車廠今年3月開始討論全面合作,並在8月達成共識。本田和日產分別是日本第2與第3大車廠,兩家公司去年銷量合計735萬輛,合併後可望誕生全球第3大車廠,超越南韓現代汽車,僅次於豐田汽車和福斯集團。 前一篇文章 傳蘋果擬與騰訊等合作 在陸推AI功能 下一篇文章 史前壁畫 考古直擊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5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6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8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9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10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充氣藝術 掃戰火陰霾反腐示威燎原 尼泊爾總理下台威尼斯賽船節希臘「血月」日自民黨總裁補選 10月4日採納黨員票川普派兵進駐華府 引數千人抗議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