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5.08.29
41觀看次
字級
美國總統川普25日以申請房貸文件造假為由,撤換聯準會(Fed)理事庫克(右)。左為Fed主席鮑爾。圖/美聯社
以色列25日再轟加薩,造成至少20人死亡,包含5名記者。圖為一名巴勒斯坦少年站在廢墟中。圖/法新社
印度遭美國課徵50%關稅27日正式生效,估計55%出口品受打擊。圖為一家鞋廠的工人正檢查靴子。圖/美聯社
劍魚颱風26日侵襲越南,導致首都河內積水嚴重,民眾坐在椅子上看著被洪水淹沒的街道。圖/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右)25日與南韓總統李在明(左)會面。他表示,期盼今年能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圖/美聯社
日本首相石破茂(右)與南韓總統李在明(左),23日在東京舉行領袖會談握手致意。圖/美聯社
美國雖提供長程飛彈給烏克蘭,卻不准用來攻擊俄羅斯。圖為美軍在海馬士平台上裝載ATACMS。圖/美聯社

整理/林育辰

8/23

美國

五角大廈 禁烏用美製飛彈攻俄

《華爾街日報》23日引述官員報導,自今年春末以來,五角大廈私下禁止烏克蘭使用射程約306公里、威力強大的長程美製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限制烏克蘭部署這些武器抗俄入侵的能力,已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造成限制。

俄烏戰爭打了3年多,美國總統川普對戰事遲遲無法告終、交戰雙方無法達成和平協議日益感到挫折,白宮發言人李維特聲明,川普已很明確地說,烏戰需結束。



8/23

日本

石破茂會李在明 雙方同意加強合作

首相石破茂23日與南韓總統李在明在東京舉行領袖會談,石破茂表示,李在明就任後就選擇先訪日,讓人為之一振,能以如此形式開啟兩人之間的首次穿梭外交「我很高興」,日韓關係穩定發展除了對彼此有利,也符合整個地區的利益,且美日韓三方強化合作也很重要。

李在明回應,鑑於當前全球貿易體系動盪且國際安全情勢複雜,日韓在價值觀、秩序、體制及理念上立場相近,雙方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加強合作。



8/25

以色列

空襲加薩醫院 含5記者逾20死

以色列25日轟炸加薩南部最大醫療機構「納賽爾綜合醫院」,造成逾20人死亡,包含美聯社與路透的5名記者。以色列過去已殺害多名記者,使以哈戰爭成為記者死傷最慘重的戰事之一。以色列26日爆發全國抗議,示威者封鎖高速公路、焚燒輪胎,呼籲達成加薩停火協議,確保人質獲釋。

美國特使魏科夫26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27日在白宮召開「有關加薩戰爭的大型會議」,提出加薩戰後計畫,盼年底前解決這場戰爭。



8/25

美國

川普盼今年會金正恩 李在明支持

總統川普25日在白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時表示,他想要求首爾當局,把租給美國設置軍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權」轉讓給美國,並期盼能在今年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李在明則表態支持川普與金正恩對話,呼籲川普扮演「和平推手」,為朝鮮半島開闢一條和平的「新道路」。

在兩人討論擴大經濟合作之際,南韓業者承諾將在美國投資1500億美元,大韓航空也宣布將購買103架波音飛機,是南韓航空史上最大一筆交易。



8/25

美國

史無前例 川普撤換聯準會理事

總統川普25日宣布撤換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理事庫克,理由是她遭指控在房貸申請文件中造假,這在名義上獨立的聯準會111年歷史上史無前例;庫克26日委任律師提起訴訟,阻止川普將她解職,前Fed主席葉倫27日警告,川普此舉「極其危險」,是對美國央行政治化的直接干預。

法律規定美國總統可以撤換Fed理事,但必須有正當理由,通常有3種情況:沒效率、怠忽職守或在職期間涉及不法。但正當理由可被解釋成不當行為。



8/25

美國

川普警告數位稅國家 將加徵關稅報復

總統川普25日威脅,如果各國針對美國科技公司課徵數位服務稅,他將祭出加徵關稅、對先進技術和半導體實施出口限制措施做為報復,還說美國不再是世界的「提款機」;他的言論似乎是衝著歐洲國家及其他制定線上世界相關法律的地區而來,不過川普並沒有直接點名國家或地區。

在川普發出這番警告的一周前,美國與歐盟才在聯合聲明中同意,將共同「解決不合理的貿易壁壘」,並且「不會對電子傳輸課徵關稅」。



8/26

越南

劍魚颱風 毀7千屋、淹2.8萬公頃田

劍魚颱風26日侵襲帶來強降雨造成洪水,損壞近7000棟房屋,淹沒2萬8800公頃稻田,造成1萬8000棵樹傾倒,另有331根電線桿受損,導致清化、義安等省大面積停電,疏散近60萬人,根據農業與環境部消息,已造成7人死亡、1人失蹤、37人受傷,首都河內街道積水嚴重,交通癱瘓,車輛在大水中幾乎沒頂。

隨著經濟成長,越南政府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升級城市老舊排水系統,但跟不上都市化速度,導致淹水無法根絕。



8/27

印度

美徵50%關稅 估55%出口品受創

因購買俄羅斯石油遭美國課徵50%關稅27日正式生效,業界估計,總值870億美元的出口品中受到打擊者將近55%,受影響最大的部門為工程、紡織及化學;總理莫迪高喊「印度製造、印度消費」,呼籲國民自立自強,並醞釀推出減稅優惠提振經濟。

印度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主要經濟體,美國則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新關稅上路後,印美貿易量預計下滑,也動搖莫迪將印度轉型為全球製造業重鎮的雄心壯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