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少子化和退場條例的夾擊下,全國有約6成私立高中財務出狀況。國教署內部研究數據指出,111學年度全國188所私中,共有118所財務狀況惡化達到預警學校指標,技高為重災區,多名私校校長表示,想讓有心辦學的私校續命,學雜費應調漲。
私校退場條例明定財務狀況顯著惡化、師資合格率未達50%等等,都應列入專案輔導。私中盟常務理事、僑泰高中校長溫順德提及,偏鄉學校要聘足50%合格教師難度很高,尤其電子、資訊、汽車、機械等科別待遇拚不過業界,許多學校只能找代理教師。
多名私校校長表示,要讓有心辦學的私校續命,最重要的就是學雜費要調漲。溫順德呼籲,只要軍公教調薪,漲幅多少、私校學費就應連動調漲,並要按照物價指數訂定合理制度,適當反映私校辦學成本,否則私校辦得再好,都有可能出現財務問題。
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則質疑,如果學校連一半的合格師資都聘不足,如何確保辦學品質?私校為了省成本,低薪聘老師,甚至聘用不合格教師,只是讓教學環境更惡化,教學品質無法提升的情況下,當然無助於學校的招生。
教育部表示,近年已四度調升私立學校學費數額上限,俟行政院確定114年度軍公教薪資調整後,將據以調升私立學校學費數額。
雜費方面,教育部表示,未來國教署與地方政府,將持續依高中學校課程教學的實務需求、教育資源分配、國家財政負擔、社會經濟發展等面向,審慎研議合理的雜費數額,並繼續挹注教學資源予各高中學校,以持續提升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