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前言:作家瓊瑤經傳在家中輕生辭世
上周剛結束〈萬一發生意外突然猝死,根本來不及準備,該怎麼辦?〉這一系列的文章,接下來原本想談有關淨土法門的實修功課,以及臨終與往生助念在實務應用上,一般大眾常有疑慮、困惑與疑難雜症,從年初以來我在世界各地演講,不斷有聽眾面對面地問我這一類問題,所以想針對這些問題,做深入分析及解惑。
正準備寫新題目時,我看到網路新聞報導:「知名作家瓊瑤,十二月四日下午驚傳在自宅輕生,證實身亡,終年八十六歲,消息震驚各界﹗」
新聞報導中說道:新北市淡水區一處民宅四日下午,發現一名高齡女性在家中輕生,死者身分是知名小說作家瓊瑤,瓊瑤多部小說作品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包括《還珠格格》、《一簾幽夢》等等,紅遍海峽兩岸四地,死訊傳出後令人震驚。
瓊瑤的丈夫,皇冠文化集團創辦人平鑫濤,晚年罹患血管型失智症臥病在床,醫生建議插鼻胃管,但瓊瑤反對,而與繼子女發生糾紛。根據瓊瑤描述,平鑫濤二○一四年曾寫信給兒女,表明自己未來若是病危,不想要作維持生命的積極治療。
瓊瑤與丈夫平鑫濤鶼鰈情深四十年,後來平鑫濤經歷中風、失智症,二○一六年三月,醫生建議插鼻胃管,瓊瑤反對,她認為應該遵照丈夫的想法,但與三名繼子女槓上,繼子女為此決裂,最後瓊瑤讓步,平鑫濤插上了鼻胃管,最終在二○一九年病逝。
近年來鮮少發文的瓊瑤,二○一七年時突然交代後事,直言未來如果重病,絕對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也不能插鼻胃管,屍骨火化後就花葬,囑咐要一切從簡,對生死相當看淡。今(二○二四年八十六歲生日時在Facebook表示,因為身體有恙,想淡出社交網站。)相隔七個月後,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她曾更新社交網頁,再度以「《憶亡夫》不如歸去」為題發文思念平鑫濤,貼出他當時在病榻上和花葬的照片,並附上小詩嘆曰「不如歸去」,心情似乎相當沉重。
十二月三日,瓊瑤留下一封遺書,四日還發布了一則二分六秒的告別視頻,並搭配了文字遺言。接著在四日下午一時二十二分許,在淡水區住家輕生死亡,經救護人員發現已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故未送醫。留下的遺書顯示瓊瑤不願意成為受盡病痛折磨的老人,決定用自己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瓊瑤過去就曾向兒子、媳婦提到有輕生念頭,媳婦發現婆婆遺體後馬上報警,警消趕抵後,瓊瑤已明顯死亡,故未送醫,兒子接獲噩耗後一小時內派靈車將母親移至二殯。據了解,瓊瑤遺體四日被送往台北懷愛館(舊稱台北市第二殯儀館),經檢察官和法醫相驗後,確定死亡原因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無外力介入,無他殺嫌疑。
南華生死學系博士班學生的感言∕二弟的提問
在瓊瑤輕生的新聞發布之後,就立即引起大眾關注,當天下午五點半,南華生死學系博士班同學女滿(我指導的博士生,也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用Line傳給我兩則新聞和一則感言,分享她的看法,我十分贊同,轉述如下:
看完內容後,我的內心是十分感慨的,世間的出名(或權名利)的確是人類靈性成長最大的枷鎖,她擁有那麼豐富的資源、機會,世間聰慧聚其一身,卻未能讓身心靈活得通透自在,「人格自我」做主的結果,就是截斷了「靈性本體」自然回歸的機緣,也截斷了所有「善的助緣」,心裡覺得很婉惜,又見一人魂魄流浪飄泊於天地間,無有出處,無有歸期……彷彿看見上帝默默地心底流著淚……
所以,我要加緊我的「自然死研究」,實證醫學的科學研究,如何正向影響世人的常識認知,這部分真的很重要!要改變人類學習歷程形塑的錯誤人格自我,錯誤的自我生命的認知,真的是個大工程,也許,可以從傳統真善的文化精髓來進行文化啟發,培育、療癒,到轉化靈性向度的成長開展著手開始。
無獨有偶,隔天(五日)二弟開憲用Line傳來瓊瑤的遺書,然後問到:「(正文科技)陳鴻文董事長請問看法」,我先傳了兩篇文章〈「安樂死」其實是非常愚蠢的死法——您所不知道的「安樂死」真相〉、〈一期生命自然謝幕的歷程〉和一份PPT檔〈「安樂死」的迷思與真相〉給二弟,然後回訊道:「唉!瓊瑤如此結束生命,極不明智,而且誤導眾生,我擔心她來世的去處。」二弟回覆:「如何再慈悲喜捨的寫一篇導正,功德無量。」
其實,一期生命有更好的謝幕方式,接下來就跟大家好好談一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