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 】受到少子化影響,114學年,公私立大學有148個系組停招、裁撤,但有2個已停招近10年的學系卻罕見「復活」;在高教一片「看衰博班」之際,成大更逆勢增設考古學博士班,因為預見考古學領域教研人員市場空間相當可觀。
根據教育部「一般公私立大學114學年度總量增設調整核定表」,共有260多個校系組異動,其中包括60個系組新增、47系組整併或更名、66系組停招、82系組裁撤。裁撤系組中,以在職教師進修的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最慘烈,台師大、台南大學兩校合計就有超過20個教學碩專班裁撤。
值得注意的是,少子化下,仍有校系組「勇敢復招」,分別是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和金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進修學士班。
清大環文系教授闕雅文表示,當年新竹教育大學與清大合校後,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停招,轉為清大竹師教育學院乙組,復招是因應永續發展的人才需求,期望給學生更全面的綠領人才訓練。
看好前景 成大增開考古博士班
金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進修學士班則自105學年起停招,114學年復招。金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主任趙于翔表示,當年停招是因理工領域進修需求已飽和。時隔近10年,大環境改變與少子化衝擊,金門大學其他學院招生漸趨嚴峻,校方評估目前資訊產業相對熱門,對招生有很大幫助,決定復招。
此外,104學年度創立的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原只有碩士班,114學年度增設博士班。成大考古學研究所長趙金勇表示,目前我國大學部以上的考古學系所,僅有台大人類學系、清華人類學研究所及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其餘系所近年若非逐漸萎縮就是轉換發展重點,鮮少開設台灣考古學課程,遑論專業訓練。
留育人才 馬偕設臨床醫學碩班
趙金勇說,換句話說,國內現行無論學術研究、大學教學或文化資產處理,高階考古專業人才的能量特別窘迫,難以因應社會發展衍生的考古遺址文資保護需求。
此外,114學年高教醫學領域版圖變動。中興大學新增中醫藥暨新藥開發研究所,馬偕醫學院則新增臨床醫學碩士班;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碩士班則因連2年招生未滿7成,被裁撤。
馬偕醫學系過去因沒有碩博士班,培育的醫學生和馬偕醫療體系內的醫師,常必須至他校攻讀碩博士學位,畢業後常無法延續研究。
馬偕醫學系副系主任林肇鋒說,設置臨床醫學碩士班,可留育體系內的人才,使得醫學研究的量能可以延續,也建置醫療體系所需的人才庫,也期待未來可設置臨床醫學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