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正文
若用人類慣性的線性思考,我們通常會傾向趨吉避凶,以改變未來。但是在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裡卻不斷的透過故事情節細細的問著你我:「如果你可以事前預知你人生的未來,自起點到終點,你會從中介入改變任何事情嗎?」
影片在和煦光線投射及溫柔安逸的配樂聲中開始,路易絲回想著與女兒哈娜相處的點滴,她在一連串快速播放彷彿夢境般的片刻畫面中緩緩的敘述著︰「我曾經以為,你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記憶真是奇妙,我雖能回憶其中的瞬間,也知道這終將是結局,但現在我已不太相信開始和結束,人的一生早就被某些日子所注定。」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藉著拿手的科幻手法,改編作者姜峯楠《你一生的故事》短篇作品,他透過詩意且深度的對白將生命繞成一幅「因」和「果」的聯結,鋪展在本片的意識語言裡,一切都指向「圓」是唯一。
認知彼此命運相連
電影中,語言學家路易絲與物理學家蓋瑞受軍方請託,試圖解開外星生物的語言之謎,卻意外認知彼此命運的相連。本片導演與團隊創造出新的外星文化,以攝影、剪輯方式帶領觀眾試從路易絲的角度,進入神祕的科幻世界,藝術指導更以黑色變異的橢圓狀船隻,懸浮於海洋或地面,以此象徵從未真正降落地球。電影裡引用了一個重要的語言決定論︰「語言決定思考模式,不同語系的語言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也就呈現了各種語言彼此的相對性,所以,任何民族的語言都與其文化和生活環境的需要一起成長和改變。」
由於前兩次路易絲與外星人互動沒有進展,第三次她逕自大膽的脫下自己的防護衣,讓外星人看見,並且將手放在阻隔的玻璃上表示友好,路易絲的行為顯示她的注意力不再只侷限於理解外星人的「願望」,而是擴展到理解外星人一切的「可能性」。於是,瞬間外星人讓她貫穿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聯結想像。
隨著逐漸熟悉外星文字,她開始看見世界的未來,外星人向路易絲解釋︰「你所見到的「幻相」就是「未來」,他們來到地球目的是分享他們的文字給人類作為「禮物」,三千年後的未來世界是「工具」或「技術」,而非「武器」,這就是他們來地球的目的。」
文化可以改變心靈
影片有一幕特別引導觀眾檢視「過去、現在、未來」,奇妙的剪輯調整了整個敘事結構,那是路易絲與尚將軍見面酒會的當下談話,原來她曾打電話給將軍提出預見毀滅性的結局,因其關鍵性的證據而阻止戰爭。這段是兩個獨立且有先後順序的情節,導演巧妙的讓人生出現「先果後因」的鋪陳,再次觸及你我的思考。換言之,在命定的世界裡,並無所謂「自由意志」,因為那個命中注定早已將你我鎖定在特定的角色中。
本片在電影藝術上做了極大的突破,透過不同時間點說故事,建構出流暢的非線性剪輯,將「Arrival」的意涵呈現多維度的意義。開場誤以為的「倒敘」,隨著路易絲對語言文字的再次體悟而轉置。
原來,導演丹尼維勒納夫要表達的是文字、文化可以改變心靈思惟,最終改變對時間的感知,甚至得以「預見未來」。在路易絲每每撞見那些「似曾相似」的片段時,才漸漸解構原本因時序而必然存在的因果關係。人生無法避免的分離、悲傷、孤獨、死亡,都隨著電影故事不斷的導向時間是一個圓的意境,而顛覆你我的時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