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全球7大最美博物館

 |2024.12.07
1148觀看次
字級
荷蘭.羅宮博物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日本.下瀨美術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波蘭.波蘭歷史博物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阿曼.跨時代博物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埃及.大埃及博物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印度.地震博物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中國大陸.A4美術館 圖/取自poplady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支持的國際建築設計賽事「凡爾賽獎」(Prix Versailles),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最美7大博物館名單,涵蓋從埃及的千年文明到日本漂浮藝廊的現代設計。這些博物館不僅展現建築美學,更結合地方特色與文化內涵,成為新一代的國際旅遊亮點。  

位於中國大陸四川成都的A4美術館(A4 Art Museum),由建築大師普里達克(Antoine Predock)設計,以磚紅色外牆呼應當地紅砂岩地貌,成為天府之國的地標之一。該館專注於多元藝術生態的推廣,包含展覽、公共教育和兒童藝術計畫,透過藝術激發創造力,連結社區與國際,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  

全球最大博館  展10萬件文物

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坐落於吉薩金字塔旁,是全球最大的考古博物館,歷經20年建造,於今年正式開幕。博物館外觀以三角形設計呼應金字塔,內部展示逾10萬件文物,包括圖坦卡門法老(King Tutankhamun)的金面具與胡夫太陽船。該館還設有兒童區與修復中心,是探索埃及文明的必訪之地。 

印度古加拉特邦的Smritivan地震博物館(Smritivan Earthquake Museum),位於2001年毀滅性地震的遺址上,旨在紀念罹難者並提升地震防災意識。博物館分為7大主題展區:重生、重新發現、恢復、重建、重新思考、重溫和更新,透過互動展覽與抗震建築技術,轉化災難記憶為教育啟示,成為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地震教育館。  

日本廣島的下瀨美術館(Simose Art Museum)由日本建築大師坂茂操刀,水上的8座「漂浮藝廊」為最大特色。「漂浮藝廊」以眾多不同顏色排列於水池之上,靈感來自瀨戶內海島嶼,結合傳統造船技術,打造出靈活移動的空間布局。館內收藏日本雛人偶與近代名家畫作,展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和,吸引建築與藝術愛好者造訪。  

荷蘭羅宮博館  一窺王室珍品

荷蘭阿珀爾多倫(Apeldoorn)的羅宮博物館(Museum Paleis Het Loo),前身是荷蘭皇室的避暑宮殿,經歷5年修繕後於2023年重新開放。宮殿保留巴洛克風格,並新增現代展覽空間,展示荷蘭王室歷史及珍貴藏品,如威廉三世的皇室用品。

阿曼的跨時代博物館(Oman Across Ages Museum),位於首都馬斯開特(Muscat),以創新的互動設計展現該國歷史,包括波斯帝國與葡萄牙時代的文化遺跡。建築亮點為巨大而又稜角分明的外觀,是利用當地的自然景物作為參考,建構出博物館的獨特的幾何形狀結構,尖出來的部分令人幻想到峽谷山脈,與所在地背後的哈吉爾山脈互相對應。

波蘭華沙的波蘭歷史博物館(Polish History Museum),占地約4.5萬平方公尺,是歐洲最大且最現代化的博物館之一。該建築藉由層層堆疊的大理石外觀,展現波蘭歷史的連續性,設有展覽空間、劇院及屋頂露台,讓參觀者可以俯瞰華沙全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