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4日晚間在馬里蘭州安德魯聯合基地搭空軍一號飛往馬來西亞,展開他第2任首次的亞洲行。圖為他進入機艙前向媒體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4日晚間展開其第2任首次的亞洲行,預計30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眾所矚目的「習川會」。川普24日晚間簡短受訪時表示,會和習近平談到台灣,「我很尊重台灣」。
川普此行將先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與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會面,並出席東協(ASEAN)峰會;第2站轉赴日本東京,除了與日皇德仁會面,還將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首度舉行「川高會」;最後一站則是南韓,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川李會」,這也是兩人自8月以來的第2場峰會。
川普返美前 30日會習近平
川普預計在周四啟程返回美國前,於30日上午與習近平會面;川普日前表示,他與習近平會在南韓討論很多議題,也預期台灣議題會是討論內容之一。
針對記者提問,是否會與習近平談到台灣?川普24日表示,他此行不會到台灣,但他會與習近平談到台灣,並表示,他很尊重台灣。
外界雖臆測川普在其亞洲行期間,可能會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但一位匿名美國高官24日對法新社說,川普下周訪問南韓時,並未計畫舉行「川金會」。該高官透過電話對媒體指稱,「當然,總統已表達他未來想和金正恩會面的意願,但這趟出訪並未安排此行程。」
路透24日報導指出,此行將考驗川普達成交易的能力。彭博25日引述幾位美國高官報導,由於川普政府在「習川會」前夕採取行動,加強施壓中國,因此,川普在亞洲行期間,將希望和美國貿易夥伴簽署經濟協議及關鍵礦物協議。
目前各界盤點川習會可能涉及議題,包括稀土、關稅、大豆和芬太尼等,川普日前說,他預期雙方會討論到台灣,但不願透露可能會討論的內容。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計畫主任勒克表示,若川普想在川習會之後宣告成功,至少要在農產品的議題上及時取得解決方案,否則可能看到很多美國國內的農民面臨破產,尤其聯邦政府關門,政府難以向受損的農民提供補貼或紓困,但中國做出採購承諾與當真兌現落實承諾是兩回事,美中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就沒有成功。
「習川會」預計周四在南韓舉行,CSIS弗里曼中國研究講座主任萊文表示,她認為「習川會」會討論到台灣議題,但不確定川普會如何回應習近平要求,指川普作風可能與過去不同。
擬討論台議題 不願透露內容
萊文表示,依照她過去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經驗,對口的中方代表永遠會提到台灣,告誡美國的對台支持;她認為,中國很有可能會要求美國表態反對台灣獨立,這很重要,因美國不對台灣的最終狀態表達立場;中國也可能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並反對賴清德總統,因賴清德在中國眼中是死忠的台獨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