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學校特訓 月球出任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5.10.26
48觀看次
字級
成為太空人需要接受極端環境訓練,包括冰下潛水,讓學生做好應對惡劣月球環境的準備。 圖/取自IG@asclepios_mission
學生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穿著太空衣,外出漫步,模擬月球基地的生活。圖/取自BBC
這座模擬月球訓練的前軍事基地,位於海拔2000公尺處,岩石斜坡呈現月球般的地形。 圖/自BBC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有座與世隔絕的「太空人學校」,隱藏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海拔2000公尺,提契諾州的聖哥達軍事要塞,長3.5公里的隧道裡,常年溫度保持在6℃。刻意選擇這種黑暗、寒冷、狹窄環境來代表位於月球「洞穴」,此「洞穴」其實是月球熔岩隧道內的基地。

這些洞穴設計,主要是模擬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居住環境,並探索人類在月球或火星極端條件下的行為與反應;今年7月底到8月,一支由9名國際生組成「團隊」,在這處「太空人學校」接受逾2周「模擬月球基地」特訓時光。

住窄房16天  仿月球基地  

太空人學校為擬太空人特訓課程命名為「阿斯克勒庇俄斯」 (Asclepios )任務。因為19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航太發展總監西爾弗斯坦,將登月計畫命名為「阿波羅」。阿斯克勒庇俄斯是阿波羅之子。代表太空人特訓有追隨阿波羅計畫的腳步,重返月球的遠大目標。

穆爾里(Mulry)是「阿斯克勒庇俄斯」計畫負責人,她曾以「模擬太空人」的身分參加2021至2022年度的第2屆「阿斯克勒庇俄斯」任務。穆爾里從去年開始協助舉辦「阿斯克勒庇俄斯5號」(Asclepios V,第5次任務)。

穆爾里說:「太空人特訓關鍵是能在地球事先研究並理解身處太空的挑戰,未來當人類進太空,航太機構就能為太空人提供支持。」

Asclepios任務由6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成員組成,成立目的是讓全球學生了解,如何申請成為太空人,以及進入太空後是什麼狀態,該任務效仿歐洲太空總署(ESA)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選拔與培訓流程。

為了模擬在月球或火星生活,特訓內容有極端環境訓練,包括冬季在阿爾卑斯山過夜徒步健行、從冰凍湖面跳入冷水中、參加零重力拋物線飛行,學習急救、生存與救援技能,以上課程大多須自付昂貴費用。

學員也要學習任務控制。在任務控制中心(MCC)25至30位學生正在操作「從地球返回月球」的模擬任務。太空船升空後,模擬太空人需「旅行」1天,才能到達月球。他們的「火箭」是1間小房間,內部僅有幾張行軍床,無衛浴設備,他們需穿著尿布。著陸後,他們將進入「月球基地」,這是他們接下來16天的家。在僅1間衛浴設備的狹小住所,9位太空人吃真正脫水的「太空人食品」,並做科學實驗。

太空人大多數時間會待在基地,但也會到艙外活動;穿著太空衣,全副武裝,模擬在月球行走。他們會走在聖哥達要塞的隧道,代表與月球類似的熔岩隧道。

夜間走隧道  月球漫步訓練 

太空人在整個任務過程必須完全避開陽光。因此模擬「月球漫步」,是在夜間走出堡壘在山脈小徑之間探索。

最重要的是,模擬太空人將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持續黑暗的影響」,監測缺乏自然光如何影響睡眠品質、情緒、晝夜節律及健康。「阿斯克勒庇俄斯」任務每年都會與學者、研究人員合作,在模擬任務期間,進行科學實驗。

22歲英裔美國航空航天工程博士生勞倫.維多利亞.保爾森(Lauren Victoria Paulson)說:「當太空人的魅力之一,你不能浪費任何東西,即使是一滴水也不能。」她說:「若你能在太空極寒、沙漠、缺水地區生活,你就能幫人類設計出可在地球惡劣環境生存的裝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