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四則

星雲大師 |2006.02.10
2629觀看次
字級

身而為人,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就是圓滿人生。如何圓滿?首重「做人」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敬愛、朋友交心…這些不僅是人倫之理,也是做人之要。做人,要心性真善美,行為正而不斜,才能進入圓滿的境地。做人有四點準則:

第一、不魯莽而謹慎:謹慎是很好的人生態度。《大般涅槃經》說:「謹慎無放逸,是處名甘露;放逸不謹慎,是名為死句。」處事謹慎,做事才不會失敗;說話謹慎,才不致造成誤會;思想謹慎,才會拿捏分寸,懂得進退。生活處處謹言慎行而不魯莽,方可免去失足之恨。

第二、不糊塗而理智:大凡成功者,無不以理智的頭腦來處人處事。理智,是一種心靈清明的狀態,讓我們不論處在任何情境,都能保持冷靜而不糊塗。人一旦糊塗,就容易迷失方向,隨情緒左右而任意行事,陷入混亂的境地。將相帶兵,理智判斷,可以贏得一場戰爭;從商者,理智沉著,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理智而不糊塗,便能讓自己走向成功。

第三、不欺瞞而坦誠:坦誠的心,最為可貴。凡事應該講清楚、說明白,若一昧的欺瞞矇騙,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遭人垢病。《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說:「言行,君子之樞機,茍能誠實,斯則可法。」做人處事,能以坦誠的心面對一切,自能「不愧不怍」、「俯仰無愧」,無所畏懼了!

第四、不奸詐而正直:正直,就是言行一致,忠於自己。《淨名經》說:「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淨土。」心不歪曲、不諂媚、不奸詐,就是正直,就能坦蕩蕩。唐貞觀年間的諫議大夫魏徵,性情剛正不阿,曾於《十漸不克終疏》裡,直指唐太宗的過錯與過失,太宗不但沒治他的罪,還以賢士善待。所以,做人不奸詐而正直,終能獲得別人的信任,並且歡喜親近。

為了圓滿我們的人生,處事上要謹慎、理智;待人則應坦誠、正直,唯有如此,才能獲得他人相同的對待。

第一、不魯莽而謹慎,
第二、不糊塗而理智,
第三、不欺瞞而坦誠,
第四、不奸詐而正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