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拳擊好手黃筱雯3年前在東京奧運奪下中華代表團史上第一面奧運拳擊獎牌,讓她知名度大漲,接下來杭州亞運和巴黎奧運卻接連失利,但她在剛結束的世界拳擊總會年終賽帶回女子54公斤級金牌,用實際行動證明走過低潮,繼續朝2026年名古屋亞運的目標前進。
黃筱雯在2019年世界錦標賽就嘗到奪金滋味,東京奧運登上頒獎台成為運動生涯重要時刻,不過,東奧後再拚世錦賽只打1場就出局;她回憶,當時陷入低潮,和教練劉宗泰不斷檢討、探索問題,「和教練發現東奧後比較敢打,一直以來都是比較被動,因為身高優勢的關係,是遊走型的打法,東奧後比較敢出拳,和對手多抗衡,但變成我劣勢的打法。」
從低谷反彈 把握寶貴經驗
師徒倆發現問題後不斷調整,去年世錦賽再登頂,但在杭州亞運失利,今年巴黎奧運更因關鍵誤判提前出局,成為拳擊女將「4金釵」中,唯一沒帶回獎牌的選手。
黃筱雯分享劉宗泰一句話幫助自己很多,「就像教練說的,運動員不可能一直處在高峰,一定要下來再彈上去,才會知道這段辛苦的過程是怎麼走。」
從每場比賽學習寶貴經驗,黃筱雯透露巴黎奧運的誤判後也有自我檢討,「不能完全說都是裁判問題,如果前2回合可以拿下比較明顯的優勢,有第3回合有這樣現象出現,不可能完全影響比賽局勢,只能自己回頭繼續調整,讓下個比賽、未來比賽更好。」
巴黎奧運後沒有太久就投入訓練,黃筱雯喊著「不會因巴奧低沉」,她和團隊調整不錯,果然就在年終賽打出漂亮成績,也和同門學弟「阿甘」甘家葳約定好,2年後要在名古屋亞運一同發光。
體重控制艱辛 一餐吃8蘋果
有著175公分高䠷身材的黃筱雯,3年前在東京奧運打下女子51公斤級銅牌,風光登頒獎台背後是辛苦的控制體重代價,還曾一餐只吃8顆蘋果紀錄,就連參加巴黎奧運時吃起甜點都只能淺嘗。
剛打下年終賽54公斤級金牌的黃筱雯提到,東京奧運前控制體重特別辛苦,平時正常吃喝最高會到57公斤,東奧要降到51公斤,又因疫情不能出國比賽,每天在國訓中心和體重抗戰,「尤其是靠近比賽的尾端,晚上會睡不好、訓練量又要一直提高,又不能吃太多的情況下,要把體重壓下去,訓練還要達到效果。」
最辛苦的時刻,戒掉最喜歡的甜食和手搖飲是必須,為控制體重挑喜歡的蘋果當主食,且還要分次拿取,她說:「第一次先拿5個,還有點餓再拿3個,還有餓再拿2個,吃8顆蘋果知道是多重,才知道晚上怎麼吃。」
黃筱雯巴黎奧運改比54公斤級,加上體重控管已經有經驗,配合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及教練劉宗泰的訓練課表,過程沒有像東奧那麼辛苦,不過到巴黎當地仍不能掉以輕心,她笑說選手餐廳有供應像是馬林糖的甜點,尺寸十分驚人,自己雖然想要獨享,但想到還要過磅,最後仍和甘家葳一人一半,一起承擔、分享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