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台灣生命力 陳澄波畫給你看 曹麗蕙 |2024.12.03 語音朗讀 7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澄波作品〈濤聲〉。圖/記者曹麗蕙陳澄波作品〈北回歸線地標〉。「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陳澄波8件原作,圖為〈東台灣臨海道路〉。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今年適逢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覽以〈北回歸線地標〉、〈東台灣臨海道路〉、〈玉山積雪〉等陳澄波的八件原作,結合台博館的自然史典藏,展現北回歸線、西南季風與黑潮三股自然力量,如何形塑「宜居」的島嶼特色,帶領觀眾重新探索台灣的自然與人文之美。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三十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台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自然」就是台灣宜居的答案。他並認為,若可以用地理性來介紹台灣,更能避開意識形態的爭論。陳立栢:自然就是台灣宜居答案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看到陳澄波的畫與台灣的植物、動物、礦物等結合,終於看到陳澄波用他的畫,畫出了台灣真正最核心的生命力,「我非常感動」。台博館介紹,「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台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台灣相遇而影響台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調降油畫高度 滿足青少年視角台博館館長陳登欽表示,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台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三個匯聚在台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台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另外,陳立栢表示,該展油畫高度調降至畫中心線為一百三十七公分,此一高度對成人來說不致造成觀賞障礙,對平均一百四十七公分的台灣十四歲少年觀眾來說,卻是最佳視角。 前一篇文章 漢寶德書藝人間 書法與建築對話 下一篇文章 全國童軍團 將協助建立海廢資料庫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雜亂放鬆 台灣感性迷倒南韓年輕人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U18世界盃 中華克韓摘季軍 美國奪冠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投身特教35年 李添焜獲師鐸獎中央大學赴北極 引燃全大運聖火 作者其他文章北師美術館 探索航空飛行特展故宮萌主遠征捷克 秀魅力圈粉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