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受限國內護理人力不足,衛福部「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上路近3年,但預算執行率不佳,醫院反映人力招募困難。護理界籲政府儘速放寬外籍護佐服務規定。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應,將與勞動部研議,積極修法,以補足照護人力。
「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適用對象為入住急性一般病床患者,由醫院安排輔佐人員與護理人員合力照護,輔助人力可聘用本國或外國籍護佐、照服員,民眾只要付每日最高1050元,就能有照護輔佐人員24小時的照護。衛福部照護司指出,目前外國輔佐僅占所有人力1成,約1000人,來源包括長照或護理科系畢業並受訓外籍生、在台工作6年以上,且獲雇主認可的外籍看護等。
僅長照、慢性病床 可聘外籍護佐
石崇良昨表示,健保署於2022年10月起推動此項試辦計畫,最初40家醫院加入試辦,今年度預算5.6億元,核定109家醫院試辦,床位從2847床增到5287床。甚至未來預算可能繼續增加,但這項計畫面臨最大瓶頸就是人力招募困難。現行僅有長照機構與醫院慢性病床,可聘請外籍移工協助生活照護。
儘管床數增加近倍,但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目前全國僅有5000多床患者可聘用輔佐人員,減輕負擔,不過全國一般急性病床總床數共7萬餘床,兩者仍有一大段落差,主因在於護佐人力不足,呼籲政府放寬外籍護佐適用條件,「有些人現在想用,結果他住的病床沒辦法用」。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目前僅有參與「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的醫療院所,可以直接聘用外籍人力,絕大部分醫院如欲聘用外籍照護人力,就需修相關勞動法規。
引進護佐協助 分擔護理師壓力
對此,勞動部官員表示,衛福部先前已提案,希望放寬僑外生、資深機構看護移工、中階技術人才身分擔任醫院護佐,但僅局限於參加「住院整合照顧計畫」的醫院。如想要讓更多醫療院所可聘用外籍護佐,就必須修法。目前勞動部正準備修正法規,一旦修後才會上路。
紀淑靜指出,護佐工作繁雜,包括工作區(車)用物整備、清理等醫耗材用物管理與補充,病床環境整理、協助更換床單、出院病人用物回收整理及協助新住院病人入院環境介紹、協助病人移動上下床或挪移床、協助無家屬且無法自理個案用餐或餵食等。
外籍護佐是輔佐護理人員,分擔非專業生活照顧,如餵食、拍背等,台北榮民總醫院長陳威明說,在不影響本國籍看護工的前提,樂見引進外籍護佐進入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協助患者翻身等簡單工作,分擔護理師壓力,讓護理師做更高階專業工作,穩住護理師人力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