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搏虎英雄

文/鄧名敦 |2024.11.25
206觀看次
字級

文/鄧名敦

那天的寫作課,正當我為前排某位學生解析上周的作文時,負責維護秩序的年輕班導打斷了我們,並示意我向後看去。

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向後排,只見正中央相鄰的兩學生,一人板著臉振筆疾書,另一人則戴上帽子把頭埋入臂彎,趴伏在空白的作文紙上。我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但從一旁同學略顯尷尬的神色以及空氣中殘留的火藥味來看,剛剛肯定有一場我沒注意的「戰鬥」。

經過詢問,終於知道兩人是因為一個「立可帶」發生衝突;不,更具體地說,是一場「誰更有理」的意氣之爭。由於趴著的同學怎麼都不回應,我只能從另一位當事人和諸多被約談的證人口中知悉:寫得快的同學嘲笑寫得慢的,受嘲弄的一方不甘受辱,便搶奪對方的立可帶阻止他繼續寫作,於是就在互相爭搶之際,兩人有了一些肢體上不太猛烈的攻防,最終在一記略帶羞辱性的「巴頭」後,化為無聲的對峙。

坦白說,聽到事情的大概,我心中不知翻了多少個白眼;但當事人一句「是他先搶我的立可帶。我只是輕輕『巴』他一下,誰知道他就這樣」,卻讓我在下課之後想了一陣子。很明顯的,搶人立可帶的學生用趴下為他的委屈示威,還擊的學生則以故作鎮定昭示自己的清白。他們都有維護自身行為和指責對方的理由,卻沒有一個人想要承擔顯而易見的責任。

糾錯和犯錯,究竟誰能為誰辯護?這渾水,直接讓我聯想到魯智深、楊志和武松三人。

在宋江尚未與一幫好漢嘯聚梁山前,魯智深、武松和楊志早先占據了二龍山上的寶珠寺,安營紮寨做一方強人。《水滸》安排他們三人一起,其實是有道理的,三人都因為殺人而不見容於社會,只得避走山林、投身江湖。儘管他們殺的都是地痞、惡霸、姦夫淫婦等在舊社會道德觀裡有瑕疵的人,但仗義行為的背後,隱隱然高下有別。

魯智深為一對弱勢父女討公道,氣沖沖三拳「意外」打死鎮關西。他原意是要教訓對方,沒想到下手太重,仗義過頭闖了禍,向一動不動的屍身丟下一句:「你詐死!洒家和你慢慢理會!」之後便心虛又慌張地逃離現場。

楊志在大街上賣刀,遇上了一個名叫牛二的無賴。面對牛二的胡攪蠻纏、強搶寶刀,楊志被激起血性殺了人。但他沒有逃,而是帶著一眾街坊向衙門自首,並為自己的行為分辯:「(小人)將這口刀在街貨賣,不期被個潑皮破落戶牛二強奪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時性起,將那人殺死。眾鄰舍都是證見。」

如果說兩人都是莽撞仗義,那麼逃走的魯智深,自然說明了他的理虧心虛;然而不逃的楊志,卻也不是直面責任,而是先洗脫干係。將這兩人當作對照,再來看看武松是怎麼做的。

武松為了報仇,殺了謀害哥哥的兄嫂和西門慶。犯後,武松沒有逃,反倒對街坊鄰居說:「小人因與哥哥報仇雪恨,犯罪正當其理,雖死而不怨。」雖然武松還是帶了一應相關的人證、物證上衙門,但本質上他沒想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只想就事論事:申訴糾錯的曲直,承擔犯錯的責任。

打虎需要過人的勇氣,但承擔過錯更需要智慧。武松是打虎英雄,更是降伏心虎的勇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