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問題都是人類造成,
解決問題需要每一個人自我覺醒,從內心改造。
佛教講「淨土」,維摩詰經說: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暖化,影響氣候變化及生活環境惡化,環保人士不斷呼籲節能減碳,但成果有限。最近,石油價格屢創新高,引發通貨膨脹,節能減碳變成舉世主流,大眾也琅琅上口。但節能減碳的觀念是深入人心?還是口號多於行動?
先從國際說起,世界各國為了降低溫室效應,防止氣候劇變對人類造成傷害,訂定「京都議定書」,對二氧化碳等六種溫室效應氣體設定了具體、全球性的減量方案及時程表。
但是,美國總統布希卻不願簽署,他認為此一議定書要求太高,將會損及美國的經濟。很多人質疑,布希家族與美國的石油、煤炭等能源產業一向關係密切。
由於石油短缺的問題預期將會愈來愈嚴重,所以已有科學家利用如玉米、大豆、甘藷、甘蔗等農作物來研發生質能源。
但是,已有環保和農業組織質疑:以工業方式來製造生質能源的過程,是不是反而加速全球暖化?甚至有人指出,大量使 用農作物來製造生質能源,影響糧食生產,促使農產品價格上漲,造成汽車在與人類「爭食」。
有線電視4月下旬播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全球暖化問題、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有助於讓民眾了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卻有人對高爾提出質疑:為什麼高爾總是搭乘私人飛機?為什麼高爾在田納西州要住在溫室氣體排放量驚人的豪宅?
聯合國訂定六月五日為「世界環境日」,今年以「踢除舊習,邁向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為主題,希望各國以實際行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有企業集團成員搭飛機到處開會,再繳款抵減碳基金,或為賺取驚人利潤,製造碳量,再繳巨額款項從事減碳工作,這是否盜世欺名,本末倒置?
六月間,馬英九總統召集總統府內員工簽署「總統府節能減碳十大宣言」,改穿輕便服裝、少開冷氣多開窗、隨手關燈拔插頭、少開汽機車、多走路以保健康、愛用當地食材、吃多少點多少、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自備環保餐具與購物袋、做好資源回收再生利用,看起來似實際得多,不過也有人認為流於瑣碎,缺乏總統的宏觀與高度。
坊間「省電達人」教人「撇步」,像少用衛生紙、少開冰箱、用曬衣代替烘乾機、米泡過後再煮飯、多吃蔬果少吃肉類、多用扇子少開電扇和冷氣、多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等。還有「省油達人」,教人幫車子「減重」,不要放不必要的物品,油箱加半滿即可;輪胎的胎壓要足,不要急踩煞車、油門,暫停車時要熄火;加油時要小心油濺出油箱,油箱蓋要鎖緊等,在在都是提醒大家節能減碳。
但是,在教導民眾省電、省油之外,政府對節能減碳有沒有具體的政策?還是仍在猶豫經濟與環保應何去何從?
從因果關係來說,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造成的,溫室效應則是人類排放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只要每一個人都落實減碳,就可以降低溫室效應。這也就是說,只要每一個人盡一分力量,就可以為地球減輕一分負擔。
佛教教義與環保理念非常契合,佛教講「共業」、「同體共生」,地球暖化造成的災難,所有地球人都有責任,也要共同承擔。
地球上的問題都是人類造成,解決問題需要每一個人自我覺醒,從內心改造。佛教講「淨土」,《維摩詰經》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節能減碳,讓我們從「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