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扎根校園 打造麻雀天堂

 |2024.11.23
413觀看次
字級
培養保育意識 印度環保團體「環境永續發展信託網路」,與清奈40多所學校合作,讓學生親手製作麻雀巢箱,至今分發逾1萬個巢箱,其中60~70%成功吸引麻雀入住。圖/取自Koodugal Nest官網
印度環保團體「環境永續發展信託網路」,與清奈40多所學校合作,讓學生親手製作麻雀巢箱,至今分發逾1萬個巢箱,其中60~70%成功吸引麻雀入住。圖/取自Koodugal Nest官網
DIY巢箱 印度環保團體「環境永續發展信託網路」,與清奈40多所學校合作,讓學生親手製作麻雀巢箱,至今分發逾1萬個巢箱,其中60~70%成功吸引麻雀入住。圖/取自Koodugal Nest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麻雀是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重要物種,數量卻因城市化快速減少。印度環境永續發展信託網路(Koodugal Nest)創辦人加內山(Ganeshan),以IT工程師的專業背景和對自然的熱情,發起麻雀保育計畫。他透過與學校合作,帶領學生製作麻雀巢箱,確保麻雀有安全的棲息環境。  

「麻雀是食蟲動物,能有效控制蚊子、蒼蠅等害蟲,降低瘧疾和登革熱的發病率;還能捕食蝗蟲,保護農作物,間接提高農業生產力。」加內山表示,麻雀保育對生態平衡和人類健康非常重要。  

Koodugal Nest在2020年成立,核心使命是確保麻雀在社區中繁衍生息。他們與清奈的40多所學校合作,讓學生親手製作麻雀巢箱,至今已分發超過1萬個巢箱,其中60~70%成功吸引麻雀入住,使當地麻雀數量在4年間增長了15%。  

「巢箱不僅為麻雀提供棲息地,也讓孩子們學會尊重自然。」加內山強調,學生們的參與不僅降低製作成本,也使保育意識融入校園教育。  

例如,在清奈Revoor Padmanabha Chetty預科高中校園內,安裝的100個巢箱吸引大量麻雀占用為巢。學校植物學教師莫哈納拉克什米( Mohanalakshmi)分享:「巢箱的引入讓學生更加關注自然,有些孩子甚至在家中設置了巢箱。」  

組裝巢箱 學生愛上大自然

加內山解釋,巢箱經過多次改良,根據學生與麻雀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調整,不斷提升巢箱對麻雀的吸引力,「我們希望巢箱成為教育工具,啟發下一代理解自然的微妙平衡」。  

儘管面臨經費與保育意識不足的挑戰,Koodugal Nest透過企業資助與學生參與,持續降低巢箱製作成本。他們改用DIY套件教導學生自行組裝巢箱,將成本減半,且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自然保育,「最初我們的目標是分發1000個巢箱,如今已超過1萬個。」加內山自豪地說,Koodugal Nest的努力不僅改變麻雀的棲息環境,也重塑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14歲學生巴育達(Prayukta)分享她的經驗:「我們家安裝了巢箱後,每天都能看到麻雀照顧牠們的幼鳥,這讓我更加熱愛自然。」加內山補充:「教育下一代是保育工作的核心。學生參與麻雀保育,不僅是為麻雀,也是為我們的未來努力。」未來,他計畫在10年內讓10萬個家庭都加入麻雀保育行列,讓麻雀保育成為更多社區的一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