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養生防感冒抑鬱 起居保暖吃溫補食品

陳玲芳 |2024.11.22
664觀看次
字級
小雪時節宜吃溫補食品,可多吃核桃、腰果等補腎食品,同時也應注意保暖。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天適逢「小雪」節氣,此時節在黃河流域已是零星降雪的初冬。台灣因為地處低緯,伴隨東北季風影響,雖無降雪,但仍能感覺氣候明顯轉涼,與鋒面帶來的溼氣。中醫師提醒,此時不必急著進補,可用「薄衣法」預防感冒,心情低落者應多吃深綠色蔬菜改善抑鬱,有偏頭痛者可善用精油,透過按摩或擴香,緩解不適症狀。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提醒,在此季節若因為稍感手腳冰冷,就急著進補、一昧服用當歸、薑母等溫熱補品,反而容易造成「熱盛傷陰」。

小雪後會出現氣溫下降,所以起居要做好禦寒保暖,預防感冒。賴睿昕醫師建議,此時節可採「薄衣法」,原則上以「穿衣不出汗」為度,避免汗腺毛孔大開,引風邪寒氣侵入人體。

小雪節氣前後,天氣常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這個季節宜吃溫補食品,可多吃腰果、核桃、芡實、山藥、白果(銀杏)等補腎食品。

多外出晒太陽

溫通經脈

賴睿昕尤其推薦菠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橘子、豌豆、黃豆等含有「葉酸」的食物,能夠有效改善抑鬱症狀。

隨著日照時數縮短,人體與之相應,也會有較為退縮、心情低落的情況,這在高緯度的國家更為常見,叫做「季節性情感障礙」。常見症狀如睡眠狀態改變、白天難以集中精神、食欲不振、負向情緒感受等。

賴睿昕引用中醫理論說,上述患者通常以陽虛、氣虛、血虛類為主,有點類似古書中描述的白面書生、林黛玉體質者,或稱「桂枝人」(膚白纖細者),更容易被此節氣影響。她建議用黃耆、紅棗、黨參等常見補氣類藥材泡茶,有助舒緩相關症狀。

秋冬補氣茶:黃耆三錢、紅棗兩錢、黨參三錢,以五百毫升熱水浸泡十五分鐘,溫熱服用,能夠有效補益身體,且三味藥材均藥性平和,無促使身體慢性發炎,或造成熱盛傷陰的疑慮。

賴睿昕中醫師也強調,「陽光」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常晒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日常起居要多外出散步、晒晒太陽,可發揮「壯人陽氣、溫通經脈」效果。

保暖頭頸、上背

避免痠痛

小雪節氣,寒邪病性增加,若民眾未注意保暖,就容易讓寒邪侵入身體上半部,如頭部、頸部與上背,這些「頸源性壓力」,除會讓上背肩頸容易痠痛外,也容易誘發「偏頭痛」與「血管收縮性頭痛」,因此有相關病史者,要特別注意保暖。

賴睿昕中醫師擅長精油調理,她針對惱人頭痛症狀,常使用帶有清新花香的薰衣草精油,具有舒緩、平衡的特性。使用薰衣草精油進行擴香,或者混入基底油、輕輕按摩太陽穴,都能使人獲得輕鬆、舒緩的感受。

另一種是薄荷精油,主要成分為薄荷醇,同樣具有清新香氣,塗抹後輕輕按摩頭部和太陽穴,就有緩解頭痛的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