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六屆羅馬亞洲電影節十九日至二十六日舉行,台灣有十二部影片獲邀參展,居所有參展國第一位。
主辦單位十日公布參展的影片名單,台灣獲邀參展的影片包括競賽類六部、非競賽類兩部、「青春正少年」主題四部。
獲邀參加競賽類的六部影片分別是陳芯宜導演的「流浪神狗人」、張作驥的「蝴蝶」、李康生的「幫幫我愛神」、林靖傑的「最遙遠的距離」、鈕承澤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與鍾孟宏的「停車」。
非競賽類有陳奕利的「天堂口」與周美玲的「漂浪青春」;以及「青春正少年」主題單元有陳正道的「盛夏光年」、姚宏易的「愛麗絲的鏡子」、閻鴻亞的「穿牆人」與潘志遠的「指間的重量」。
今年共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中國、香港、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與菲律賓九國三十多部影片獲邀參展,參加競賽類單元的影片總共十八部,將角逐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最佳原創電影等五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