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經亞洲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台積電已暫停對至少兩家晶片開發商出貨,這些公司疑似企圖繞過美國對中國大陸華為公司的出口管制。而針對華為透過白手套下單台積電,我經濟部官員表示將盤點國內的實體清單,進行檢討,以落實出口管制。
《日經亞洲》指出,這兩家公司曾經下單生產使用台積電先進7奈米製程的晶片,由於訂單數量逐漸增加,引起台積電方面警覺。消息人士說,由於晶片開發商可利用層層非中國大陸實體,來掩飾給晶片代工製造商的訂單,藉以繞過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因此可能難以發現。
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禁止未取得出口許可,就使用含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設備,替大陸客戶生產比14奈米更先進製程的晶片。美國也限制開發特定規格人工智慧(AI)晶片的大陸企業,向台積電和南韓三星電子下訂單。面對美國打壓,華為和大陸頂尖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攜手生產5G智慧型手機晶片,其製程技術相當於7奈米。中芯國際也是大陸最重要的AI晶片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對美國來說,這種進展凸顯其出口管制措施執行不夠徹底。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與博通(Broadcom)和台積電合作,開發首款自研晶片用來支援其AI系統,同時搭配使用超微和輝達的晶片,來滿足其激增的基礎設施需求。報導說,OpenAI透過博通取得台積電的產能,預定在2026年生產首款自研晶片。
路透報導,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曾經考慮過建立一個晶圓製造生產的工廠網絡。不過,消息人士透露,OpenAI目前放棄晶圓製造計畫,原因是要建立這樣的網絡耗時且成本巨大,現在的計畫是聚焦自家內部的晶片設計。
此策略凸顯OpenAI正利用產業合作夥伴、結合內外部的方式來鞏固晶片供應並管理成本,做法和Meta、Google和微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