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癌症連續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立法院厚生會昨成立「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提出建言書,列舉4大訴求,包括「訂定癌症篩檢率成效指標」、「優先補強專家建議的癌症治療缺口」、「國內癌症治療指引應接軌國際」、「強化肺癌治療面向」。
「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召集人、立委林俊憲表示,近年國內每年癌症死亡人數達5萬,肺癌、乳癌、消化道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仍高居不下,盼醫界提供癌症防治政策方向與建議。
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重啟癌症登月計畫,改善癌症預防、檢測、診斷與控制,希望在25年內讓癌症死亡人數減少一半。
2023年台灣與美方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共同啟動「癌症登月計畫2.0,著重肺癌、乳癌、消化道癌等,合作目標含癌症精準診斷、治療新方針、發展新穎醫材及大數據分析、臨床轉譯合作等。
在四大訴求中,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成為討論重點,委員建議,中央癌症防治會報下設肺癌專案工作小組,並推動試辦計畫。
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主委、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30年前4期肺癌患者平均僅剩半年生命,隨著醫療日新月異,台大醫院4期肺癌病人5年存活率超過20%,早期篩檢、晚期治療,好好照顧民眾,這是國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