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眾抱怨看中醫、服用很久中藥,但效果不佳,原因可能在於健保給付過低,1天藥費給付37點,不管是感冒藥、癌症藥物,均是如此。且近年中藥已漲價3到4成,中醫師批幅度超出負擔。衛福部中醫藥司長希望健保署給付中醫藥價,從每日定價改成逐項定價。但衛福部長邱泰源冷回「健保也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邱泰源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衛福部非常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健保給付是採協商方式,目前於明年度的健保總額協商,已將每天健保給付中醫藥費37點提升至38點,現在會尊重協商的結果。
每日定價 盼改為逐項定價
蘇奕彰指出,民眾抱怨中藥吃那麼久都不好,而這與健保限制中藥價格天花板限制了藥品濃度,不合理,呼籲健保署從每日定價改為逐項定價,例如腸胃炎的用藥成本較低,給付就可調低,重症用藥則調高。
邱泰源說,不論是牙醫、中醫、西醫都有針對健保的想法、提案,一定要經過討論,取得各方共識,並珍惜健保資源,讓人民得到更好的健康照顧 ,大家一起攜手努力。
面對中醫藥司長公開抱怨健保給付不足,引發外界對衛福部「部內互打」,難道沒有先經過內部管道溝通?
邱泰源說,這是司長專業的陳述,如果是衛福部的論述是經過嚴謹的討論,所做出的決策,「健保也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都是經過協商的過程,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
中藥材調漲 中醫師叫苦
至於中醫師常抱怨,許多中藥材藥價調漲,健保給付藥費偏低經營辛苦。邱泰源說,健保署會經過良好的溝通,把事情做好。
對於中醫反彈,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健保開辦時,中醫每天藥費30元,經總額協商會議討論,明年將增加給付。至於健保給付中醫藥費從「每日定價」改成「逐項定價」,將請中醫藥司研擬詳細提案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