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覽勝】大目降文化園區

文/黃逸稜 |2024.10.24
360觀看次
字級
圖/黃逸稜

文/黃逸稜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大目降」這個古地名?大目降是以前在台南地區最早的住民平埔族的語言,意思是「山林之地」。而台南新化就是被平埔族稱為大目降的地方,一直到日治時代才改稱新化。

當時日本人在新化設立郡役所,管理這個地區。因此除了街役場,也建設了警察局、宿舍、醫院、公會堂、奉安殿、神社……甚至一座專門供警察訓練武術的武德殿。因為整個區域太有歷史的氛圍與深度了,近年台南市政府就在新化設立了「大目降文化園區」。園區遍布整個新化鎮,其實就是一個綜合景點,包括大目降廣場、武德殿、日式宿舍群、日式庭園、故事館、巷弄老街、古厝、楊逵文學紀念館等。

逛園區可以從大目降廣場開始,武德殿是廣場上最引人注意的建築,然而最有趣的可不是它的外表,而是裡面有特殊裝置的地板。原來日據時代時,為了警察訓練柔道時保護身體,在地板下裝設彈簧,當摔倒時不會直接撞擊硬梆梆的地板,讓地板接受瞬間重力的同時,適當的反彈,減輕人摔跌重擊的力道。來到這裡,遊客總是喜歡走幾步測試一下彈簧的反作用力呢!

武德殿旁的宿舍群現在已成為文創商店。而從廣場往外走就是新化老街了,兩旁街屋都是古典的仿巴洛克建築,有許多百年老店。巷弄漫走是一個認識新化文化的文青活動,「學仔巷」就在新化市場附近。新化的古典文學家王則修創立了詩社,成立三槐堂書塾,「學仔巷」就是學子修讀漢學必走的巷子,著名的蘇家古厝也在附近,非常值得造訪。出生於大目降街的作家楊逵是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楊逵文學紀念館是不容錯過的地方。

要花一天走完大目降文化園區是不夠的,因為還有許多新化在地美食需要品嘗,也許分為數次的半日遊是最佳選擇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