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玉米等。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眼睛是靈魂之窗得用一輩子,但隨著年紀愈長及3C用眼過度,中壯年後可能會出現青光眼、老花眼及白內障等問題,加上光傷害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為了延緩眼疾發生,營養師賴怡帆建議,可以補充葉黃素的營養品,尤其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可吸收有害藍光,又是超強抗氧化物預防慢性發炎。
除了年紀老化造成的眼睛傷害外,光傷害已是現代人造成眼睛問題的主因之一,包括陽光直射及3C產品產生的藍光。賴怡帆指出,有兩大疾病與此有關,一是白內障,雖然老化造成水晶體混濁,但藍光的傷害也加速水晶體老化,另一個眼疾就是黃斑部病變,由於中心視力受影響,看物品會不清楚或畫面扭曲,對生活影響很大。
加上中壯年後開始進入更年期的階段,尤其女性在荷爾蒙分泌減少的情形,乾眼症的症狀會跟著變嚴重,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補充品,成了民眾「養眼」的必須品之一。
賴怡帆指出,葉黃素是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玉米、蛋黃等,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要跟油脂類的食物一起食用,若額外補充營養品須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葉黃素更容易吸收。
依據美國FDA的建議,一天只須要補充6毫克葉黃素,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不過,賴怡帆表示,曾有調查認為,一個人一天靠飲食最多補充1∼2毫克葉黃素,因此,要吃到足量須要額外補充,而台灣衛福部的建議用量一天上限可以到30毫克。
銀髮族群
勿等到乾澀才補充
目前葉黃素營養品會加上其他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產品,若是正在就學的學生族群因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可選擇高劑量的葉黃素;戶外工作者是光傷害的族群,也須要將葉黃素的劑量提高。
至於中壯年之後的銀髮族群該如何補充,賴怡帆建議,不要等到眼睛不舒服或乾澀時才使用,尤其女性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階段,加上眼睛疾病可能陸續出現,就須要開始適時適量的補充葉黃素,以備退休後用眼的需求。
DHA成分
茹素者可選藻類油
由於長期素食人口高達2成,如何選擇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註全素、純素、奶素等,或是有素食認證標章。另外,民眾可以檢視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標示,以避免含有來自動物的成分。
賴怡帆解釋,用來製作膠囊的「明膠」是屬於動物性的,應選擇使用植物性膠囊,如纖維素膠囊的產品,葉黃素的成份來源多以金盞花萃取物為主,屬於植物性來源,至於眼睛所需要的DHA脂肪酸的成分,可選擇藻類油DHA,民眾服用這類產品,除了減緩眼睛疲勞感,也能讓眼睛看影像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