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梵谷當導覽員 與觀眾對話 |2024.10.24 語音朗讀 6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AR展覽.恐龍現身 圖/取自inglobetechnologies官網生成式AI.滅絕動物發聲。圖/取自FB@Museum of ZoologyAI梵谷.與觀眾聊天。圖/取自forbes官網沉浸式數位展覽.置身海底 圖/法新社生成式AI.滅絕動物發聲。圖/取自FB@Museum of ZoologyVR展覽.探索展品 圖/取自4experience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技在當今博物館的文化教育中愈來愈重要,像是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可增強民眾與博物館展品互動的體驗。如今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博物館更引進生成式人工智慧 (AI),讓參觀者能與絕種幾百年的渡渡鳥聊天;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則展出荷蘭畫家梵谷的作品,同時派出「AI梵谷」導覽並與遊客互動,增加藝術活動的趣味。文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瑰寶,但是對許多人來說,走進博物館或參觀文物、藝術展覽可能會感到乏味或難以理解。然而多媒體互動科技,正引領著全新的博物館展覽風格,讓古老的文物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展現出全新的生命力與魅力。17世紀渡渡鳥 重新開口說話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博物館近期引入AI,為遊客與展品帶來全新的互動方式,比如讓17世紀已經滅絕的渡渡鳥(dodo)「重新開口說話」,一問一答相當自然。助理館長阿什比(Jack Ashby)表示,博物館通常會選擇想讓參觀者了解的資訊,但AI問答的方式,讓參觀者可詢問任何問題,獲得嶄新的觀展體驗。互動計畫中還包括其他12款動物標本,每一種的聲音都不同,包括鴨嘴獸、蝴蝶、長鬚鯨等,每個物種都有獨特的聲音與思考,但不會將牠們過度天馬行空擬人化。例如,AI鴨嘴獸會以充滿詩意的措辭描述牠在水中的生活。阿什比問AI渡渡鳥最喜歡的音樂是什麼?AI渡渡鳥則回應:「噢,音樂啊,在我的時代,我們隨著森林的節奏起舞,樹葉的沙沙聲、椰樹長葉的搖曳,還有遠方同伴的叫聲,若想像什麼能抓住這種寧靜的本質,我想可能會是輕鬆舒緩的東西。」AI互動服務提供20種語言,也可以告知觀展者年紀,動物就會以合適的詞彙進行溝通,目前正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營運。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日前則推出一場關於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展覽,出動「AI梵谷」。AI梵谷很有耐心,但似乎沒興趣回答又一個有關他耳朵被削掉的問題。AI梵谷堅稱:「如果造成任何困惑,我很抱歉,但你似乎誤會了……我只是切下耳垂的一小部分而已。」事實上,關於梵谷切下自己耳朵一事已有各種描述。梵谷1890年在巴黎北郊的瓦茲河畔歐維爾村(Auvers-sur-Oise)度過人生最後數周,他在當地用一把生鏽的手槍自盡,享年37歲。這次展覽推出約40幅畫作,顯見梵谷生命最後數周的創造力非常豐富,他繪出多幅傑作,包括〈麥田群鴉〉(Wheatfield with Crows)以及絕筆之作〈樹根〉(Tree Roots)等。義大利科博館 沉浸恐龍世界此外,義大利特倫托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Trento)也為遊客提供沉浸在恐龍世界的AR體驗,只要民眾使用館方的設備,將化石框起來,就能看到恐龍生活的樣子與動作。 前一篇文章 傳英特爾攜手三星組「代工聯盟」 劍指台積 下一篇文章 台灣打造資產管理示範區 首選高雄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6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09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北院重裁 柯文哲、應曉薇維持原金額交保印度藏書人 造200萬冊公共書屋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