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600年 大名府將重現

 |2008.07.10
6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香港電】西元一四○一年被一場大洪水吞沒的中國千年古城「北京大名府」,可望在其納入河北省保護工作計畫後重見天日,配合附近歷史古蹟,屆時將形成一個完整的文物景點。

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大名府故城遺址,據歷史記載,東晉時期(西元三六○年)的前燕在此地設置了貴鄉郡和貴鄉縣。到了宋仁宗慶歷年間,由於北方的契丹日漸強盛,丞相呂夷簡提出建言,認為應該建都大名,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大名府當時有「河朔重鎮」、「北門鎖鑰」之稱,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主張,於是將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

然而明朝初年(一四○一年),「大名府」毀於漳河、衛河齊發大水,當時水位高過城牆,一丈多深的淤泥頓時淹沒整個城池。

這座名城從興建以來,經歷九個朝代,歷時一千零四十二年。由於全城是瞬間遭遇洪水而毀壞,建築地基、宮舍佈局、街區民房大都保持原狀,因此現在若是仔細開發挖掘,就可以復原大半面貌。

二○○六年六月「北京大名府」被中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更獲得文物局的核准開挖、恢復舊觀。這項恢復計畫包括開發挖掘大名府皇城宮殿群,以及在遺址附近興建出土文物博物館。計畫完成後,它將與附近的石刻博物館、狄仁傑祠堂、興化寺等形成一個完整的景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