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長庚醫院研究發現,重金屬鎘暴露與COVID-19嚴重度息息相關,個案尿液鎘濃度愈高,臨床預後愈差,醫師呼籲戒菸、避免空氣汙染暴露,防範日常飲食可能接觸到過量鎘暴露風險。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於今年3月的國際期刊《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是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邱立忠及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共同執行,分析574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患者,包含為重症252人、輕症322人,其中68人死亡。
研究發現,相較於COVID-19輕症患者,重症患者的尿液鎘濃度較高,進一步將重症患者依尿液鎘濃度高低平均分為4組,尿液鎘濃度愈高的組別,因血氧濃度過低須使用呼吸器比例愈高,同時也會出現較高死亡率,濃度最高組死亡率超過4成,證實了尿液鎘濃度影響預後。
鎘是有毒金屬、環境汙染物,是人類確定致癌物。邱立忠昨日說明,鎘蒸氣從呼吸道系統進入人體,約50%會被吸收、影響肺臟功能,可能出現肺氣腫及慢性阻塞性肺疾;從消化道系統進入人體的鎘會造成腎功能損傷。
顏宗海表示,鎘經常用來作鎳鎘電池、染料、塗料色素及製造塑膠穩定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