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獎 美英3學者共享

 |2024.10.15
22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4日出爐,頒給土耳其裔美國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學者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美國籍學者強生(Simon Johnson)及英國籍學者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表彰他們研究對社會制度如何成形、對於經濟繁榮有何影響的貢獻,為國家富庶或貧窮的原因提供新見解。艾塞默魯和強生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賓森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土裔艾塞默魯 奪獎大熱門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透露3人獲得殊榮的原因,是因為展示了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斯文森表示,「縮減各國之間的所得差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挑戰之一。這3位得主證明社會體制在達成這項目標上的重要性」。

3位學者深入探討制度的形成過程,及制度對國家和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影響。根據他們的研究,健全制度是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反之,若制度設計不良,恐會阻礙國家發展,造成貧富不均。

強生 曾任多學術、政策職位

據悉,土耳其裔、美籍的艾塞默魯著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稍早就被視為奪獎熱門人選。他被認為是支持監管市場經濟的中間主義者,常評論政治問題、貧富差距和許多政策。

MIT史隆管理學院(Ronald A. Kurtz)創業學教授、61歲的英裔美國經濟學家強生,曾擔任過多種學術和政策相關職位,包括杜克大學福卡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

羅賓森 關注潛在政經制度

而來自英國的羅賓森是一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透過關注導致一些國家繁榮、其他國家陷入衝突的潛在經濟和政治制度來研究各國的不同之處。羅賓森和艾塞默魯還曾合寫過3本著作,包括上述的著作,以及《獨裁與民主的經濟起源》和《狹窄的走廊:國家、社會與自由的命運》。

年度諾貝爾獎周落幕,每項諾貝爾獎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約3400萬元),最多由3名得主共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