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從顏水龍到工藝遶境

文/丹青 |2024.10.09
610觀看次
字級
台北站展場布置。圖/丹青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本身即是市定古蹟。圖/丹青
顏水龍所搭乘的CT150蒸汽火車模型。圖/丹青

文/丹青

媽祖每年遶境,但有聽說過工藝產品也會遶境嗎?今年是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工藝中心)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特別從六月起,以一年時間從南投工藝中心總部開始,帶著典藏之寶巡展到台北、彰化、台東、台南及新竹等地,並與在地工藝進行探究與連結。

此次工藝遶境,除了南投工藝中心總部文化館、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以及彰化、台東、台南、新竹生活美學館等主要館舍的展覽之外,衛星城鄉據點如鶯歌光點美學館,亦有小規模的展覽。

工藝中心成立的主要目標,在於加強工藝文化研究、保存特有工藝技術、培育優秀工藝人才。而其成立,與畫家顏水龍有很大的關連。

顏水龍是台灣第一代著名西畫家,不僅擅長工藝美術,對推廣工藝亦極具熱忱。台灣工藝能夠從民間手工藝發展到今日的精緻工藝,他可說功不可沒。而他同時也是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前身──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首任的班主任,故有「台灣工藝之父」美稱。

其實,在日據時代的一九三三至一九四四年間,顏水龍就曾多次受台灣總督府之聘請,回台推廣工藝美術。一九四○年,他在台南北門地區創立「南亞工藝社」,指導當地居民用自己栽種的鹹草編製各種生活用品,如草蓆、草袋(或稱茄荎)、草埔鞋或鞋帽等。甚至將「茄荎」改良為手提袋,外銷到日本及大陸,在戰爭時期大受歡迎。

而在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展覽中,也可看到顏水龍於一九三七年展開長達五個月的全台火車環島旅行、進行台灣工藝產業的田野調查時,所搭乘的那輛CT150的蒸汽火車模型呢!這一趟旅行,不僅讓顏水龍由美術創作擴展至工藝領域,也是台灣手工藝和當地產業結合的開端。

光復後,顏水龍受聘擔任台灣省政府建設廳顧問,繼續輔導手工藝的發展,提出各種復興方案,並在各縣市舉辦講習班,教導人造花、刺繡、編織、竹細工、藤工等工藝,同時出版《臺灣工藝》一書。

一九五四年,他進行全省手工藝總調查,並派人赴日考察、購置機械,重新規畫台灣手工藝復興計畫方案。南投縣手工藝研習班便是在他規畫下成立的,歷經多次改制、更名,成為如今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兼有三個分館。

此次在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的工藝遶境大展,不僅有工藝中心各類精華作品,如彩繪、皮雕、陶瓷、藍染、竹編等,亦有各種有關生活、休閒的工藝作品,呈現出豐富多元、創新、風格獨特的設計感,同時還企畫了「街角工藝」、「工藝占卜」、「永續工藝」、「科技體驗」等活動,將展出到十月二十日。

各地民眾則可在明年五月前,到上述美學生活館參觀工藝遶境的展覽和活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