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筑
那年婚假結束,從婆家要回工作地,我倆正忙著收拾準備展開新生活的物品,忽見公公拿著一個碗大的小鍋子走過來,盈滿一臉關愛的眼神對我們說:「這個你們帶去,煮消夜很適合。」我接手過來,說聲謝謝,當下心中並沒有什麼起伏,只覺得公公平易近人。
小鍋子看來有點歷史,有些許凹陷,鍋邊微微焦黃,鋁製品,木製把柄,輕巧樣。我問先生這鍋子以前看過嗎?他說沒印象。也對啦!男生通常不會注意這些廚房器皿,況且求學、當兵、工作離家也好幾年。
結婚初始,忙於工作及新生活的磨合,租屋處也不方便深夜炊煮,況且兩人都沒有吃消夜的習慣,所以小鍋子一直放在儲藏箱裡,隨著我們兩次租屋再搬遷到購買的新居,都沒有機會讓它亮相。直到大兒子出生後五、六個月,我們忽然想到那個被塵封多時的小鍋子,可以拿來煮粥給兒子添副食品,最恰當不過了,於是小鍋子隆重出場,扮演養育娃兒的重要幫手。
娃兒吃的不多,用這小鍋子熬粥方便至極。一匙米飯加上搗碎的肉、紅蘿蔔泥和細碎青菜一起下鍋燉煮,起鍋時少許調味,就成了營養美味又容易下嚥的副食品,微涼之後,用小湯匙餵食,兒子不停吸吮,那超萌又可愛的模樣,猶如甘露般帶來甜美的潤澤,消弭了職場上的疲累。
小兒子來報到時,我們如法炮製餵哺育兒,小鍋子天天在爐台上發光發熱,陪著我們一起拉拔兩個兒子長大。日復一日,雖然鍋子從來沒有煮過消夜,卻發揮了最佳附加價值,承載著公公無盡的關愛。
後來小鍋子的把柄壞掉,丟棄之後,某次先生在五金行看到同款的小鍋子,想是一時「見景而生情,觸物而起興」,當下買了一個。
每當看到櫃架上的小鍋子,思緒盤旋在半世紀前公公的慈愛眼眉,念念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