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衛院與陽明交大昨日主辦「遠距醫療的未來:醫學教育」研討會,除討論資通訊技術為醫療領域帶來的倫理問題,也探討人工智慧(AI)、深度學習在精準醫療、醫療決策的應用。陽明交大醫學系副系主任、台北榮總教學部主任的楊盈盈強調,未來的醫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生物醫學知識,還需具備工程醫學的背景。
這場研討會邀集陽明交大、台大、成大、北醫、中山、輔大、台北榮總、馬偕、國衛院及衛福部的代表,討論隨著資通訊技術在醫療領域發展,教育模式與法律、個資保護等倫理問題也逐漸浮現,當前以臨床醫學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體系,必須重新檢視和規畫。
陽明交大醫學院院長、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提醒,遠距醫療的發展也帶來一些挑戰,包括個人隱私保護、法規完善、AI偏見等。不管資訊技術如何進步,醫學教育的本質還是同理心、能觀察及協助他人。
陽明交大醫學院副院長凌憬峯就說,過去絕大部分的醫療行為是發生在醫院內,但現在可以運用雲端來收集大量的醫療數據,以AI深度學習進一步分析,讓即時預防與精準醫療更有可能,這種轉變逐漸取代傳統臨床醫學的觀念。
陽明交大表示,為因應這樣的趨勢,醫學系已率先成立醫師工程師組,以及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積極培育具備工程背景的醫學人才。楊盈盈強調,遠距醫療更依賴數據分析在醫療決策中的運用,未來的醫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生物醫學知識,還需具備工程醫學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