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埃及斑蚊傳播登革熱風險高於白線斑蚊,原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縣市,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監測結果曝光,雲林縣北港鎮今年7月中下旬有15個積水容器孳生埃及斑蚊,且採集到幼蟲、雌蚊、雄蚊,經專家確認,埃及斑蚊已跨越北回歸線「氣溫」防線,將使登革熱傳播風險增加。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2022年首次在雲林縣北港鎮發現埃及斑蚊,過去埃及斑蚊不曾在北回歸線以北縣市現蹤,被視為埃及斑蚊的防線,國衛院隨後在北港鎮展開近3年的監測。
跟隨進香客 搭遊覽車遷移
今年5月監測結果公布,並未在北港鎮發現埃及斑蚊存活及繁衍,國衛院專家受訪時認為埃及斑蚊可能是藉由只是零星搭車活動遷移出現,尤其北港進香遊客多,埃及斑蚊不無可能是跟著「進香」出現在北港。
沒想到才經過2個月的時間,7月監測結果急轉彎,國衛院的監測報告指出,今年7月北港鎮再度發現陽性孳生源與陽性誘卵桶,隨後7月15日與7月30、31日在北港鎮人口密度較高的15個里進行孳生源與成蚊調查,共發現662個積水容器,其中15個孳生埃及斑蚊,採集3150隻蚊幼蟲,經鑑定有199隻為埃及斑蚊,並掃網捕獲雌蚊1隻與雄蚊1隻,既有雌雄成蟲,又有幼蟲,專家學者確認已有繁衍行為,埃及斑蚊已經跨界。
調查結果顯示,埃及斑蚊已在北港5個里現蹤,進香客絡繹不絕的朝天宮周邊首當其衝,國衛院示警,應透過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長期監測、法規防治等方式多管齊下控制,避免族群擴散。
堅守多年北回歸線仍被埃及斑蚊突破防線,專家學者憂心忡忡,擔心若無法控制其分布,埃及斑蚊恐會跨過濁水溪,一路往北擴散。
雲林縣去年登革熱疫情嚴重,本土病例數創新高,環保局、衛生局為防疫,近半年的時間每天疲於奔命,孳清稽查人員還要忍受民眾辱罵。
北港清潔隊 加強孳清力道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為防堵登革熱發生,今年不僅持續要求各鄉鎮每月動員環境清潔、抽查積水容器、辦理登革熱防治宣導活動,並加強各鄉鎮清潔考核頻率,至今縣內尚未有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針對北港鎮出現埃及斑蚊,一接獲消息,就已要求北港清潔隊加強孳清力道,全力防堵病媒蚊擴散。
據了解,雲林縣北港鎮先前接受環保局考核,鎮內積水容器以廢輪胎占多數,有民眾用廢輪胎種植物,也有人拿來當路障,北港街上隨處可見的廢輪胎,恰好成為病媒蚊的溫床。
國衛院國家蚊媒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陳錦生表示,雖然雲林有出現埃及斑蚊,但這次監測結果無法判斷埃及斑蚊已跨界北漂,他強調就算抓到不代表牠們已立足,日後還要持續監測,登革熱防治除了政府也須民眾配合,清除積水環境及化學防治仍是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