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救援 垃圾湖變回溼地 |2024.09.24 語音朗讀 8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居民的努力下,斯里蘭卡的塔朗格瑪溼地逐漸恢復生機,更吸引100多種鳥類到訪,成為賞鳥天堂。 圖/取自IG@wetlandwatch「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 」每周都會舉辦一次垃圾收集活動,也會清除布袋蓮等入侵物種。 圖/取自Thalangama Wetland Watch官網、網路「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 」每周都會舉辦一次垃圾收集活動,也會清除布袋蓮等入侵物種。 圖/取自Thalangama Wetland Watch官網、網路在居民的努力下,斯里蘭卡的塔朗格瑪溼地逐漸恢復生機,更吸引100多種鳥類到訪,成為賞鳥天堂。 圖/取自IG@wetlandwatc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的塔朗格瑪溼地(Thalangama Wetland),以及周圍的沼澤、蘆葦叢、運河和稻田總是生機勃勃,但其實15年前,這個生態系統充滿了垃圾。可倫坡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IWMI)研究專員佩.德雷塞爾(Pay Drechsel)回憶,那時湖泊都是垃圾,有天他看不過去,決定自行清理,令他驚訝的是,路人見到他的行動後,一同加入他的行列,原本自發性清理工作,很快就變成社區運動,「我意識到不僅是我,當地人也很欣賞這片溼地」,德雷塞爾表示:「但就像我多年來一樣,他們可能一直在等待有人帶頭。」40公頃土地 成無塑膠區自此,社區齊心協力,一起維護溼地的乾淨,並在2016年成立非營利組織「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 」(Thalangama Wetland Watch),每周都會舉辦垃圾收集活動,也會划著獨木舟深入湖區,清理布袋蓮等入侵物種;因保育有成,2018年可倫坡還成為《拉姆薩公約》認證的「國際溼地城市」,是第一個獲得此頭銜的首都城市。溼地被稱為「地球的腎臟」,因為它們在過濾和淨化水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由於可倫坡位於河流流域,很容易受到洪水侵襲,溼地不僅成為洪水緩衝區,還能吸收碳、淨化空氣並控制溫度;只可惜,這麼一大片溼地卻逐漸退化,甚至變成垃圾場,根據2014年的數據,44%的沼澤還變成灌木叢,當時詢問當地居民這些生態系統的情況,他們會回答:「我不知道這裡有溼地。」所幸,在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及政府的努力下,溼地逐漸恢復生機,如今有超過100種類的候鳥、留鳥和特有種鳥類,還有30種蜻蜓、12種爬行動物、10種哺乳動物及15種淡水魚,就連易危物種漁貓都現蹤;溼地周圍還設置了步道、觀鳥站等設施,幫助民眾再次與溼地建立連結。該組織主要維護Thalangama、Averihena兩個湖泊的乾淨,團隊還在附近的河流設置竹製圍籬攔下垃圾,並在遊客頻繁出現的區域設置垃圾桶等。不僅如此,義工每天還會清理溼地周圍3公里的道路,已經形成了約40公頃的無塑膠區,收集到的玻璃、金屬等可回收的垃圾,他們也不會出售,而是免費提供給回收場。100%自籌資金 100%回饋湖泊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成立以來,資金100%由成員自籌,也是100%服務於湖泊;除了清除垃圾,該組織會定期深入湖區清理入侵物種,清理下來的布袋蓮等,送給農民當堆肥,義工也會清理溼地周圍的河流、排水溝的堵塞物,以免造成積水,不僅保護環境,更防治登革熱。此外,為了促進環保意識,塔朗格瑪溼地觀察站時常進入社區、學校演講,德雷塞爾認為:「保護溼地不僅要清理垃圾,更需要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並倡導政策變革。」「我愛大自然、我愛斯里蘭卡,我在這裡住了14年,在過去的7年裡,我一直積極參與保育工作。」德雷塞爾希望自己能成為他人的榜樣,「我不想只是一個住在高牆後面、到海灘遊玩的外國人,我想為社區盡一份力量,產生積極的影響。」 前一篇文章 陸客首發團 22 人抵金門 下一篇文章 全球前2% 頂尖科學家 台灣1407人上榜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6【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7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水管串起善心 翻轉尼泊爾山村中美關稅休戰90天 互降115%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