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追贈隋將

文/嚴陽 |2024.09.19
258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你方唱罷我登台」不知上演了多少次!對於前朝官員,能夠像唐太宗那樣寬容的,還真的不是很多,他甚至曾經追贈隋朝故將,以表彰其忠君愛國與靖邊安民的貢獻。

唐人吳兢在《貞觀政要‧卷五‧論忠義》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貞觀十二年,太宗遊幸蒲州,下詔說:「隋朝已故鷹擊郎將堯君素,大業年間受命守護黃河以東的地區,恪守忠義,盡忠臣節。雖然他明珠暗投,確實違背了棄惡投明的做法,但疾風之中方見勁草,寒冬季節才顯松柏。對隋朝來說,畢竟表現出他的一片忠心。現在重蹈舊境,回憶往事,應該給予獎勵,追封他為蒲州刺史,並尋訪調查其子孫情況。」

唐太宗為何對堯君素念念不忘?應該與他在對抗唐軍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忠義有關,他甚至親手射殺了到城下勸降自己的妻子。雖然他這樣做,給唐軍掃平天下製造了麻煩,可說有罪於唐朝;可另一方面,他盡忠於隋朝的做法,在李世民看來又是十分可貴的。哪個帝王不希望臣子誓死效忠自己?「在一朝保一國」不過是為人臣子的基本要求,同時,表彰堯君素也可為當代官員樹立榜樣。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官之人如果能夠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上盡忠於皇帝,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應該就算是個好官了。如果拿這樣的標準去衡量堯君素,應該可以說,他委實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唐太宗與其父李淵,原本也是隋朝之命官,與堯君素不同的是,他們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取隋煬帝而代之的抱負。而唐太宗很清楚,當自己成為皇帝之後,同樣需要臣子們盡忠於自己。所以,他才會對堯君素抱有相當程度的理解。

唐太宗追贈堯君素為蒲州刺,同時關心其後人現今之處境,在我看來,不僅大度而且睿智,值得稱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