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占全球經濟規模98%的134個國家地區,正在探索數位貨幣,其中將近一半已處進階階段,中國大陸、巴哈馬、奈及利亞等先驅國家地區的使用率,也開始回升。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17日表示,G20所有國家地區目前都在研究央行數位貨幣(CBDC),全球目前共44國正在試行,比一年前的36國增加,也是各國推動因應現金使用下滑、比特幣等發展威脅政府鑄幣權的措施一環。
大西洋理事會的李普斯基和庫瑪表示,今年最引人注目的發展,為巴哈馬、牙買加及奈及利亞CBDC規模的大幅擴增。大陸也正在進行世界上最大的試行計畫,數位人民幣(e-CNY)使用量成長近3倍,交易額達到人民幣7兆元(約新台幣31兆元)。
李普斯基表示,「有人說已推出CBDC的國家地區使用率很低,或根本沒在使用,但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接受度不減反增」,「我預測一年後,大陸央行將接近全面推出」。
報告也顯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G7出手制裁俄國後,銀行對銀行的純CBDC「批發」計畫數量增加逾一倍至13項,成長最快者為連結大陸、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香港及沙烏地阿拉CBDC的「mBridge」計畫,預料今年將擴及更多國家地區;俄羅斯雖不太可能加入,但正在試行數位盧布,目前也獲莫斯科地鐵和一些加油站接受。
其他重大進展還包括歐洲央行(ECB)啟動一項為期多年的數位歐元試驗計畫,以及美國與其他六國主要央行加入跨境CBDC計畫;李普斯基表示,美國在CBDC的進展,遠落後其他主要央行,但也是最積極表達對隱私相關憂慮的國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