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心語】教養觀念,該更新了!

文/林文瑛 |2024.09.12
388觀看次
字級

文/林文瑛

幾位媽媽閒聊談到,另一半相信嚴格管教才能保障孩子良好的未來。政治人物公開發言:「現在孩子不能打,不能罵,怎麼管教?」名人背書,更加理直氣壯。媽媽夾在氣氛緊張的父子間,不知怎麼辦?

「老師儘管打,有事我負責」的時代,隨著教育部禁止體罰,早已成為過去,但是「棍棒出才子」的信念,卻仍然根深蒂固。十年前,《虎媽的戰歌》因為培養出兩位哈佛女兒,《狼爸的愛與棍棒》則因送三個孩子進北大,暢銷一時。這些書籍讓虎媽和狼爸成了逆時代的教養楷模,政治人物也只是如實反映出這樣的教養觀。

父母期盼孩子出人頭地的熱情,以及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的自信,是這種教養觀的核心。幾世紀以來,這種觀念之所以能延續,是因為過去的社會結構相對穩定,家庭和文化的期望高度一致。那時,人們的生活與職業選擇較為固定,父母們堅信,只要孩子努力學習、進入名校、找到穩定的工作,人生就能一路順風順水。

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昔日的穩定性已逐漸消失。今天的世界變得複雜許多,科技日新月異,職場變化莫測,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是,未來十年,有三分之二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父母應該意識到,儘管他們的經驗與智慧依然寶貴,但那些曾在自己身上奏效的教養方式,未必同樣適合自己的孩子。

例如,電玩曾經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許多父母認為打遊戲只是浪費時間,根本不可能成為什麼正經的職業,於是使出各種辦法阻止孩子們玩遊戲。如今,電玩搖身一變成了「電子競技」,甚至被奧委會正式認定為體育運動項目。大型電競賽事動輒吸引數百萬觀眾,電競選手、主播、遊戲開發者,更是成了高收入又炙手可熱的職業,連大學裡都開設了電競科技系,這一切,恐怕是Y世代父母們作夢都沒想到的吧!

二○二三年,根據一項以台灣應屆大學畢業生為對象的「夢幻職業排行榜」問卷調查,男生憧憬的職業依序是YouTuber、工程師、電競選手、職業運動員和機師;女生則夢想成為作家、公務員、網站小編、YouTuber和空服員。曾經閃閃發光的的醫生、律師、銀行職員和教師等傳統職業,顯然對年輕人已經失去了吸引力。

隨著網路科技和AI技術的普及,年輕人擁有更多途徑學習新技能,不再受限於傳統學歷,開始追求更多選擇的自由。他們更看重工作中的自主性、成就感和社交影響力,渴望找到真正的熱情,並在世界中留下自己的印記。這一代人勇於探索多元職涯,重新定義成功,為未來職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孩子聽話固然省心,但這並非教育成功的標誌。真正成功的教育在於培養孩子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而非讓他們依賴父母的指引。嚴格管教雖能促使孩子服從,但也會限制他們自由思考與探索的空間,阻礙創造力與自主性的發展。過度控制容易引發焦慮與壓力,打擊自信心,並影響學習動機、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此外,這種教育往往忽視孩子的興趣與特長,無法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方向,對未來能力的發展十分不利。

孩子的未來最珍貴,我們的舊經驗已經無法為他們提供明確的指引,但我們的愛和支持,依然是他們最強大的後盾。與其控制,不如以耐心和尊重,引導他們理解生活中的原則與界線。在充滿溫暖的氛圍中,孩子會逐漸找到自信,學會獨立思考,並做出正確選擇。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勇敢追尋光明與希望的堅實堡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