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洪金鳳
文/洪金鳳
生長於澎湖農村五○年代的我,回憶中,村裡的大大小小都要下田農忙去,農村務農,一年四季各時期有各種的農作物,只有在冬天東北季風來臨時才能稍事休息;待春天一到,雨一下,田地裡又見農忙的身影。
忙些什麼呢?春耕種花生,中間時段還要除草澆水,等到花生成熟,就得帶牛犁田,把花生犁起,以人工收成,再從花生藤裡將花生拔出;接著以工具翻土,撿起掉在土中的花生,然後裝籃裝袋,以推車推回家。
比較嫩的花生,洗過煮水就可以食用,鮮嫩又可口;而那些較熟老的花生,晒乾清炒,亦相當美味好吃;或是存放當作種子,或是待來年再下種。
自我遠嫁他鄉,母親過世後,家鄉的田地不再種植花生,能夠看到花生收成的畫面,僅能靠運氣了。
今年夏天回澎湖,在龍門村的村郊,看見村人收成花生使我開心不已,直覺幸運與福氣,當下不假思索地拍下這幅令我懷念的「認真農事身影」,既緬懷又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