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許多女性為保養皮膚,常使用含維生素C的化妝品,但隨著時間推移,產品會漸漸地變成黃褐色,還能使用嗎?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指出,當維生素C產品開始改變其顏色時,通常表示產品已經開始氧化,其效力已大大降低,不建議繼續使用。
含維生素C的化妝品非常受歡迎,廣泛應用於各種護膚產品中,一般含維生素C的精華液多呈「透明」或帶有複方的「乳白色」。
蔡逸姍說,維生素C也稱為抗壞血酸,是一種對光線和溫度極為敏感的化合物,當暴露在光線下,維生素C會迅速降解和氧化,不僅會降低其功效,還可能導致產品變質。
因此,市售含維生素C的產品常使用深色包裝,可有效阻擋光線,減少維生素C的降解速度,保持其活性和功效。
由於維生素C容易氧化與降解,因此在化妝品中常使用維生素C的衍生物來取代,蔡逸姍指出,抗壞血酸磷酸鎂鹽(MAP)和抗壞血酸磷酸鈉(SAP)這些衍生物,既能保留維生素C的功效,又不易被氧化,可以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有效性,進而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