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過去10年來,南韓出口成長率明顯落後台灣和中國大陸,凸顯東亞地區的出口貿易板塊,正在逐漸挪移。
Business Korea報導,南韓經濟研究院(KERI)19日公布「主要東亞國家出口競爭力分析」報告指出,南韓去年出口額為6322億美元(約新台幣20兆元),只比2013年的5596億美元(約新台幣17兆元)多13%。
另一方面,台灣去年出口額,由10年前的3051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增加36%至4148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而大陸去年出口額更高達3.4兆美元(約新台幣108兆元),較10年前增加54.8%。
意味著過去10年,南韓出口成長率分別只有台灣的3分之1,以及大陸的4分之1。
報告顯示,東亞主要經濟體當中,出口成長率最低的國家地區是日本,該國去年出口額僅由2013年的7149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略增0.3%。
該報告也提及,各國對全球出口市占率的變化;南韓去年對全球出口市占率由2013年的3.0%下滑至2.7%,大陸的市占率由11.9%增加至14.6%、台灣的市占率由1.6%上升至1.8%,至於日本對全球出口市占率,由3.8%下滑至3.1%。
上述趨勢在南韓最主要的4個出口項目中尤其明顯:電子產品、汽車、半導體和機械。
在電子產品方面,南韓去年出口額由2013年增26.4%至1713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相較之下,台灣同期電子產品出口額由1141億美元(約新台幣3.6兆元)大增80.7%至2062億美元(約新台幣6.5兆元),出口額和市占率皆超越南韓。
汽車產業方面,南韓去年汽車出口額,由10年前的727億美元(約新台幣2.3兆元)增加至918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大致持平;同期,大陸汽車出口額由585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暴增228.8%至1925億美元(約新台幣6.1兆元),僅成長率大幅領先南韓,金額也反超南韓。
另一方面,說明兩國間出口結構相似性的「出口競爭指數」,也顯示該地區出口貿易未來競爭將更激烈,指數愈接近1,表示產業結構愈相似,出口競爭也愈劇烈。
以出口項目來看,南韓和日本的汽車出口競爭指數高達0.915,南韓和大陸的半導體出口競爭指數也有0.910,都意味著高度競爭。
另外,近年南韓向大陸出口大幅減少,是因為大陸從中間產品進口加工國,轉變為中間產品生產出口國,2016年起,大陸在原材料、中間品、消費品領域,從南韓進口呈減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