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卓內閣多次重申台灣2030年前不缺電,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宣布,不供電給桃園以北用電量5MW以上的數據中心,遭質疑是差別待遇,也與不缺電的說法大相逕庭。行政院坦言,北部電力確實不足,去年供需差距達200億度,在野疾呼政府面對現實,別犧牲北部科技發展。
中電南電北送 耗損6.4億度
曾文生日前提出不供電給桃園以北用電量5MW以上的數據中心,呼籲高科技產業到「支持電源開發的縣市發展」,桃園市長張善政批評,中央宣示台灣不缺電,台電卻以北部供電不足為由,不核准北台灣5MW以上的數據中心不核准供電,影響桃園產業發展和全台供電規畫。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坦言,北台灣電力確實不足,因北北基桃開發電力相對困難;以2023年為例,北部用電量是930億度,發電量僅750億度,供需差距200億度,同年政府透過南電北送、中電北送,但送電過程會有線路的電力耗損,達6.4億度,換算成電價約23億元。
陳世凱指出,以全國角度來看,這幾年供電是足夠的,但就區域角度來看,確實要更積極開發北部電源,否則用電確實不夠,南電北送、中電北送是現在的事實,而反對中電北送喊得最大聲的應該是台中市長盧秀燕,認為這對中部人並不公平。
陳世凱表示,政府未來會在北部積極開發電源、建設電網,當前有協和電廠更新計畫,包括四接,因為協和從燃油改成燃氣的過程中,需要天然氣接受站,另有國光2期、長升2期的電力開發,盼讓北部有充足用電。
他說,這些建設都希望如期如質進行,尤其協和攸關480萬人的用電權利,對整個北部行政、金融及民生需求息息相關,政府會努力推行,盼地方政府全力配合協助。
雙北喊話 不缺電是產業根基
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北市不管內科、南軟及北士科,致力打造的科技廊帶Tech Cluster是非常需要充足電力,包括許多國外廠商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等都需要穩定供電,他認為中央應務實面對國家整體能源政策,不要為解決缺電問題而犧牲產業發展,以及國家整體競爭力。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人民最基本的需要就是不欠電,不缺電是政府要面對的課題,也是產業扎根的基礎。尤其對北部地區更為重要,他呼籲中央執政過程中,不可以分大小眼,更要扛起責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台電明白告訴大家台灣真的缺電,且情況會愈來愈嚴重,因為新的半導體、AI廠、科技廠都不斷希望設廠,只限制在桃園以南,甚至新竹以南,對整個台灣產業發展不對也不公平,不可能因為這樣就犧牲北部未來的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