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經》等5部佛經 故宮新國寶

曹麗蕙 |2024.08.15
1071觀看次
字級
文化部近日公告,故宮典藏的5部佛教經典入列國寶。圖為清乾隆《藏文寫本甘珠爾經》。圖/故宮提供
文化部近日公告,故宮典藏的5部佛教經典入列國寶。圖為清康熙《藏文寫本龍藏經》。圖/故宮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故宮博物院新科國寶誕生!文化部近日公告,故宮典藏的5部佛教經典入列國寶,分別是《藏文寫本龍藏經》108函、《藏文寫本甘珠爾經》12件、《清文全藏經》32件,以及黑字、紅字《諸品積咒經》各1件,共計5案154件指定為國寶。而想一窺新科國寶《龍藏經》風采,民眾除了可在故宮南院「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常設展中欣賞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9月將登場的「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中,也將展出這部珍貴經典。

故宮表示,《藏文寫本龍藏經》共108函,是「甘珠爾」類別的佛教經典,意即「佛語之譯」,由清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於康熙6年(1667年)下詔抄寫,至康熙8年(1669年)完成。《龍藏經》裝幀考究、工藝精緻,是清代宮廷製作的首部藏文《甘珠爾》經典,具有深厚的宗教意涵,在歷史、藝術、語言和文化各方面也展現獨特的價值。

清文全藏經 滿文稀有版本

《藏文寫本甘珠爾經》是乾隆35年(1770年)完成的藏文泥金寫本,應是為乾隆皇帝60歲與其母孝聖憲皇太后80歲祝壽修福所作。全帙108函,故宮存藏其中12函,各函經文首葉,以藏、滿、蒙、漢四種語文,記載該函經典目錄。除尺寸較小外,裝幀形制與康熙朝《龍藏經》相仿。

《清文全藏經》全名為《御製清文繙譯全藏經》。乾隆37年(1772年),鑑於蒙、藏、漢《大藏經》皆刊行,唯獨缺少滿文版,於是乾隆皇帝請第三世章嘉呼圖克圖若必多吉負責這項工作。全帙共108函,採雙面朱印,初刷12套,現僅存2套:一套存拉薩布達拉宮三界殿(缺一函);另一套則分藏兩岸故宮,故宮典藏其中的32函。

佛館9月  將展出新科國寶

故宮所藏的兩函藏文《諸品積咒經》,均為傳統梵篋裝幀形式,一函為黑字寫本(部分為刊印),一函為紅字寫本。據跋文,均完成於康熙13年(1674年)7月,收錄藏文密咒陀羅尼及經典,共167部。全函裝幀考究精美,經葉以藏文楷體鈔寫。藏文跋文多處提及抄經功德回向,祈求康熙皇帝帝祚遐永,子孫綿延不絕,並祈願眾生心想事成、生活安樂。

故宮表示,有關新科國寶展出情形,目前故宮南院「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常設展中,定期展出一整函《龍藏經》,而《藏文寫本甘珠爾經》與《清文全藏經》則常年輪展一函,未來規畫於2027年底開館營運的南院二館(國寶館)展出。

此外,從今年9月6日至明年3月16日,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也可見到院藏《龍藏經》的身影。在2025年至2026年間,故宮「歲時吉慶」、「甲子萬年」等百年院慶特展中,將展出《藏文寫本甘珠爾經》、《龍藏經》、《諸品積咒經》等,讓民眾有機會一睹新科國寶的風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