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明被子 紀念原民土地文化

 |2024.08.14
294觀看次
字級
迪翁創作半透明被子,並將它們並列展示。 圖/取自IG@wally_dion
迪翁用亮粉和紫色縫製作品,就像天空中的一面旗幟。 圖/取自IG@wally_dion
迪翁騎著馬,揮舞他製作的草被。 圖/取自IG@wally_dio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於歷史上許多經濟拮据的農村來說,源起於15世紀的絎縫(Quilting)是必需品,這種工藝以長針縫製具有夾層的紡織物使裡面的棉絮固定,把破爛的衣服和毯子剪碎並重新製成新被子,這種拼湊風格證明這些織物的早期用途,然而對於不同原住民群體來說,被子「具有特別重要的文化價值」,將實際需要與豐富的故事和傳統交織在一起,紡織藝術的發展反映他們的歷史、認同以及與土地的連結,受古代工藝的啟發,藝術家迪翁(Wally Dion)創作色彩繽紛的半透明被子,以紀念原住民土地。

迪翁是擁有北美洲原住民族索爾托(Saulteaux)血統的加拿大人,他的藝術涵蓋多種媒介,包括繪畫、素描和雕塑,關注身分和人權問題。

受古岩畫啟發 創作系列作品

2022年,迪翁受邀參加瓦努斯科溫遺產公園(Wanuskewin Heritage Park)的展覽,當時出土4塊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大型岩畫巨石,雖然展覽的目的是展示這項考古發現,但人們還想談論野牛重新引入這片土地,於是迪翁開始計畫一系列半透明的被子,將它們疊放在一起,形成一顆八角星,這個符號對世界各地的原民群體具有巨大的文化意義。

「我想製作幾張透明的被子並將它們疊在一起」,迪翁解釋:「一床被子是微生物組,另一床是野牛,還有一床是夏天燒焦大地,最後一床是甜草辮子,我正考慮把這些事物如何共同作用數千年,去創造出所謂的『草原生態系統』。」

他為展覽及時製作一床被子,這件精緻、閃閃發光的綠色單品,完美地紀念原住民儀式和相關習俗中使用的茂盛甜草辮子,周圍環繞著蒼白、半透明斑塊,當陽光照射時,這些斑塊會閃閃發光。

放戶外像旗幟 與光相互作用

從那時起,迪翁透過添加幾件新作品來擴大他的收藏,名為「草被」(Grass Quilts),每件被子都設計用於在戶外展示,與陽光和周圍的自然元素完美地相互作用。

「草被」繼續進行,迪翁用亮粉色、黃色和紫色縫製更多的作品,並輔以更中性的色調,紡織品就像天空中的一面旗幟,並與光線相互作用,而風則扭曲和折疊面板,露出更暗、更飽和的顏色,迪翁補充說:「空氣、溼氣和香氣穿過它們,就像網子一樣,它們會收集微小碎片,然後遷移到其他位置。」

這些被子尊重原住民道德和傳統,同時反映他們今天的價值觀,對原住民來說,這種絎縫做法符合臨時效率和農村節儉的價值體系,迪翁強調:「就其本身而言,被子是由微小的碎片拼湊而成的更大物體,是工藝和勞動的證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