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土計畫法》將於明年4月30日上路,引爆多個農業縣市反彈,立法院不分藍綠立委紛紛提案給予農民一定補償。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張嘉郡提出《財劃法》修正案,地方統籌分配稅款一定比例依照農地占比分配給地方;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陳冠廷則提案,應提撥一定比例給土地被劃為農1、農2、國保1的縣市政府,補足地方政府基本財政需要。
農業縣市農地一旦被劃設為農1(優良農地)、農2(良好農地)後,農民土地恐永遠農用、永無翻身之地,引爆基層農民大反彈。據雲林縣政府推估,國土計畫為維持糧食供應來源,農地面積需要74萬至81萬公頃,其中雲林縣被劃設為農1與農2的土地就高達8萬7480公頃,占比全國最高。
其餘農地全集中在中南部縣市,農地比例第2高為台南市,農1與農2用地共7萬7979公頃;第3名為彰化縣有6萬9377公頃;第4名為屏東縣6萬7461公頃。
學者紛紛呼籲為求公平性,應仿效德國「綠色補償」概念給予農民補償或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