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昱培
甫入職場時,為強化自身的競爭力,我經常報名參加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種課程,為此繳了不少學費,也犧牲了休閒的時間,放棄許多部電影或連續劇,甚至南北奔波專程去聽演講。然而,卯足全力學習的結果,卻未反映在工作績效之上,不免讓我懷疑,學了這麼多,真的有用處嗎?
於是,我向成就斐然的職場前輩請教,為何努力學習卻無助提升績效?前輩聽完我的敘述後,建議我以「輸出」為前提來規畫「輸入」,意即應優先參與可讓我迅速運用於工作上的課程或演講。
他還提到,心理學有所謂的「遺忘曲線」,學習後一小時未複習,已學到的內容就忘了超過百分之五十;二十四小時後,遺忘的內容就將近百分之七十。因此,複習極為重要,而最好的複習就是實際運用,實際運用不僅能即時驗收學習成果,還可發掘己身不足處,檢視學習是否有效。
前輩的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自此我開始採取「輸出」導向的學習方法,短期內就收提升工作績效之效,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經過實踐的過程,也內化成自己思維的一部分,甚至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因此我深切體認到,積極主動學習固然重要,正確的學習方法更為關鍵,若方法不當,再多的努力也於事無補;惟有用對學習方法加上勤奮不懈,才能嘗到甜美的果實。